近日,山東德州天衢東路小學(xué)新生報到,一年級娃的名字把人看愣了! 不是常見的“子涵”“梓萱”,而是扶蘇、知潼、邕熙、雨桐這類帶著書卷氣的名字,個個聽起來清雅又特別,一下驚艷了不少人。 網(wǎng)友看完直呼“畫風變了”,“終于不是一堆同音不同字的名字了!這些名字又有文化又不撞款”! 還有網(wǎng)友則表示,“家長起名越來越有巧思了,比'梓’字輩扎堆時看著舒服多了”! 山東這些小學(xué)新生名字從“子涵”變“扶蘇”,起名風格變了,周少覺得其實藏著家長的小心思,教育想法不一樣了。 以前起名愛用“子涵”“梓萱”,圖的是順口、流行;現(xiàn)在選“扶蘇”“邕熙”,是想讓孩子的名字帶點文化味,哪怕只是從詩詞里摘的兩個字,也盼著娃能沾點這份雅致。 這背后其實是家長更在意“獨特性”,不想娃剛上學(xué)就和同學(xué)重名,也想通過名字告訴孩子:你是和別人不一樣的。而且起這些名字時,家長多半會查典故、講寓意,這本身就是給孩子上的第一堂“文化啟蒙課”。 你們家給娃起名時咋想的?是隨大流選了流行名,還是挖空心思找了個有特殊意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