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長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北依萬壽山,南臨昆明湖,全長728米,共273間,有548根柱子,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長廊。長廊并不是完全直的,隨地勢起伏,順湖岸彎曲。長廊正中位置是排云門,兩邊基本對稱,左右相隔一段距離各有連接長廊的兩座八角重檐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名為:留佳亭、寄瀾亭、秋水亭、清遙亭。留佳亭和寄瀾亭之間有延展出的水榭“對鷗舫”;秋水亭和清遙亭之間有兩側垂直延展出的“魚藻軒”和“山色湖光共一樓”。頤和園長廊不但是最長的長廊,還是一部如歷史長卷般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0余幅,其中人物畫近300幅。彩畫的內容多為山水花鳥、建筑線圖以及中國古典名著故事、民間故事、成語故事等,部分彩畫故事內容會有重復。象征美好寓意的圖案“滿繡”于各個角落,令人百看不厭。1990年被列入“世界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期,講講頤和園長廊彩畫中《西游記》里的故事,共分為兩期,這是第二期。《西游記》是明代吳承恩創作的神魔小說,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說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的真實故事為藍本,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翻越千山萬水,最終從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書中塑造了許多經典形象,如神通廣大、敢作敢為的孫悟空,貪吃懶惰卻憨厚的豬八戒,忠誠穩重的沙和尚,以及慈悲卻有時迂腐的唐僧。情節奇幻有趣,既充滿對神魔世界的想象,也暗含對人性、社會的思考,深受各年齡段讀者喜愛。 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他在枯松澗火云洞修煉三百年,練成了三昧真火。紅孩兒為吃唐僧肉,化作被綁在樹上的孩童,騙取了唐僧的信任,孫悟空雖識破其身份,但仍中了他的圈套,唐僧被紅孩兒擄進火云洞。悟空、八戒前去救師父,與紅孩兒交戰,紅孩兒口噴烈火,燒得二人落荒而逃。悟空請來四海龍王降雨滅火,不料三昧真火遇水更旺,悟空也被燒傷,跌落深澗。八戒自告奮勇去請觀音菩薩,卻被紅孩兒變化的假觀音捉進洞去。悟空只好親自前往南海請觀音菩薩相助。觀音菩薩用天罡刀變成蓮花臺,誘使紅孩兒坐上去,紅孩兒疼痛難忍,只得求饒。但他妖心不改,又用槍刺菩薩,菩薩便拋出五個金圈,套在他的頭上、手上和腳上,念起咒語,紅孩兒疼得滿地打滾,最終被觀音菩薩降伏,收為善財童子。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被通天河擋住了去路,見河邊有塊石碑,見上面刻著“徑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怎么才能過河呢?他們夜宿陳家莊,得知河中靈感大王每年要吃一對童男童女,否則就降禍生災。孫悟空和豬八戒為救百姓,分別變作童男陳關保和童女一秤金,在靈感大王廟中等待妖怪。妖怪現身后果然中計,被八戒用釘耙打下兩片大魚鱗,逃回通天河。靈感大王不甘心失敗,趁夜刮狂風將通天河結冰,誘騙唐僧師徒過河。唐僧取經心切,踏冰渡河,結果沉入水底被妖怪捉去。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幾次下河挑戰都未能勝過妖怪,只得前往南海求助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帶著竹籃來到通天河,念動咒語將竹籃拋入河中,收服了靈感大王,原來它是觀音菩薩蓮花池中的金魚成精。危機解除后,一只老黿浮出水面,為感謝唐僧師徒幫它奪回水府,老黿自告奮勇馱著他們渡河,并請求唐僧到西天幫它問問佛祖自己何時能脫本殼修成人形,唐僧應允。后來唐僧師徒取經歸來,再次路過通天河,卻忘記向佛祖詢問老黿之事,老黿一怒之下將他們掀入河中,導致經書浸濕,這也成為了唐僧師徒的第八十一難。唐僧師徒過火焰山時火勢浩大,唯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熄滅,而鐵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紅孩兒的母親,因紅孩兒被觀音收為善財童子,對孫悟空懷恨在心。孫悟空先禮后兵,向鐵扇公主借扇,被對方拒絕并扇到五萬四千里外。悟空得到靈吉菩薩的定風丹后再次前往,鐵扇公主扇不動他,便閉門不出。悟空變作小蟲鉆進鐵扇公主腹中,迫使她交出扇子,卻拿到一把假扇,越扇火勢越大。悟空得知牛魔王是鐵扇公主的丈夫,便前往積雷山找牛魔王借扇。牛魔王因悟空曾騙走紅孩兒而惱怒,與悟空打斗,后因赴宴暫時作罷。悟空趁機變作牛魔王模樣,騙得鐵扇公主的真扇,卻在返回途中被牛魔王變作的八戒騙回。悟空與牛魔王再次大戰,八戒、沙僧也前來助戰,雙方難分勝負。最終,玉帝派天兵天將相助,哪吒用乾坤圈將牛魔王降伏,鐵扇公主無奈交出真扇。悟空用芭蕉扇熄滅火焰山大火,師徒四人得以繼續西行。唐僧師徒取經路過比丘國,發現這里家家門前都掛著個里面關著個男孩的鵝籠。原來,三年前,比丘國來了一位帶著個美女的老道,他將美女獻給比丘國王,國王一見傾心,封那女子為后,老者為國丈。國王現在被弄得神疲體瘦,用盡良方,也不見療效。那國丈說,有個“秘方”,但要用一千多個男童的心肝做藥引。唐僧聽后渾身骨軟筋麻,止不住淚墜腮邊。為搭救孩童,孫悟空喚出城隍、土地神,一起轉移了鵝籠。國王聽聞又驚又惱,國丈卻說:“這東土和尚是個十世修行的童男子,用他的心肝煎藥,比男童的強上百倍?!眹趿⒖滔铝畎鼑颂粕麻降酿^驛。悟空扮成唐僧來到王宮,與“國丈”一通廝打,氣急敗壞的國丈帶上美后,化作一道寒光遁入城南荒野。文武百官見國丈原來是妖怪,忙下跪感謝悟空,嚇得半死的昏王聽罷,渾身打戰,乞求悟空饒恕并傳旨請唐僧師徒上殿。悟空追到城外清華洞,把“國丈”和那女怪打得現了原形,原來它們是一只白鹿和一只狐貍。全城的百姓歡呼雀躍,涌上街頭,戶戶敬立牌位,感謝神僧除妖救子的大恩。唐僧師徒離開比丘國,被黑松林擋住去路,唐僧在這里救下白鼠精變的女子,一同來到鎮海禪林寺。因唐僧染上風寒,在鎮海寺修養了三天,期間白鼠精吃了六個和尚。孫悟空變成小和尚,設計除掉白鼠精,白鼠精用繡花鞋變成自己與悟空打斗,真的自己卻逃脫了,并抓走了唐僧。悟空得知白鼠精住在陷空山無底洞,并要強行和唐僧成親。悟空變成蒼蠅,叫唐僧給妖精敬酒,自己到酒里讓妖精喝到肚子里,可是被妖精發現了,用手指挑出來彈在了地上。悟空又變成了一只老鷹,騰空飛起伸出利爪,掀翻酒席。妖精嚇壞了,以為是自己困住唐僧得罪了天神。悟空又變成桃子,讓唐僧摘下,請妖精吃下,妖精剛一張嘴,悟空一個跟頭翻進了她的肚子里,妖精肚子疼得要命,對悟空言聽計從。她把唐僧背出洞外,悟空出來后妖精又與悟空相斗,八戒沙僧加入戰局后妖精使遺鞋計脫身,唐僧再次被抓走。悟空三進無底洞卻找不到人,卻發現了白鼠精所供奉的李天王和哪吒的牌位。原來,三百年前白鼠精作怪,如來命李天王父子將其拿下,可他倆卻饒了白鼠精性命,白鼠精便拜了李天王為父,哪吒為兄。悟空上天庭告狀,玉帝命天王和哪吒隨悟空去擒妖。悟空第四次進無底洞,在天王父子的配合下,終于捉住了白鼠精,救出了唐僧。當年師徒西天取經路過通天河,曾被靈感大王刁難,后得老黿(老烏龜)相助渡過河。老黿請求唐僧到西天見到如來后,幫忙詢問自己的“年壽幾何”,唐僧當時答應了卻因取經事忙忘記詢問。取經完成后,師徒四人帶著真經返程,再次來到通天河。老黿主動出現,馱著四人過河。行至河中央時,老黿問起當年所托之事,唐僧才想起自己忘了問,老黿大怒,猛地沉入水中,師徒四人連同經書一同落入河中。悟空等人雖救起唐僧和經書,但大部分經書已被水浸濕。他們只好在岸邊的石上晾曬經書,導致部分經文受損,也正因此,佛教經典在東土流傳時并非完整版本。這一難也讓“九九八十一難”的劫數徹底圓滿。參考書目: 《帶本書去頤和園——長廊畫和故事》 張克群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