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境界 人處在不同的環境中,有著不同的認識,表現出來的境界大不相同。 有些人活在小環境的回聲室里,這些人是較為普遍的大多數,看同學同事、親戚朋友或者鄰里家人怎么做,就自然去跟著做。 有的人將眼光放到大環境的波濤里,這些人是人群中的極少數,關心的是政治變局、政策走向、產業周期、人口結構和技術趨勢等。 絕大多數人會隨著主流敘事起伏,關注小環境,求的是局部安全和當下穩定,缺乏遠見,容易錯過大勢,甚至在局部繁榮里集體沉沒。 極為少數人則更容易看到拐點。關注大環境,能夠主動承擔與群體不一致的孤獨和風險,容易因時機未到而長期承受質疑,極有可能押錯趨勢付出巨大代價。 絕大大多數人在小環境中依賴身邊人的選擇來降低風險,與大家一致,底線是不孤單、不出格。收益是穩妥,對上限要求沒有期待。 極為少數人在大環境里依賴的是結構洞和趨勢判斷,信息套利,別人還沒意識到的大勢,先行布局。收益多是慢熱,可是一旦兌現,差距明顯巨大。 人在小環境中追求的是不會錯太多,而在大環境里追求的是看見未來。 真正拉開差距的,常常不是因為努力,而是處在不同的參照系之中,這要看是局限于小環境的安全網里,還是站到了大趨勢的風口浪尖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