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的“三板斧” ——王紅順老師講高效教學 劉向軍 王紅順老師總結了高效課堂教學的10條經驗,另有幾十條行之有效的技巧技法。 “在你概括的抓成績的10條經驗中,如果一個老師能夠認真做好前三條,已經很了不起了!他的成績一定能勝過絕大部分老師。”我對王紅順老師說。 “那是的,很多老師首先缺乏課堂管理的意識。”王紅順老師說。 王紅順老師總結的抓成績的10條經驗的前三條如下。 第一條:先能管住課堂紀律,再談教學方法,即管班技巧比上課技巧重要。 解讀:課堂秩序調控屬優先級,管不住課堂紀律一定不出成績。 結論:管班能力比上課重要。 第二條:先解決學生想學問題,再教他怎么學,即解決學生想學比一味指導會學重要。 解讀:學習興趣、內驅力是關鍵。學生不想學,不主動學,一定不出成績。 結論:引導學生想學比會學重要。 第三條:對課堂規則、作業要求做不到不要說,說到就要執行到位,否則會失去威信,即認真嚴格執行規則,言行一致。 解讀:規章重在執行。若教師要求的多,落實的少,一定不出成績。 結論:課堂常規、制度落實執行比要求重要。 還用多說?只要看一下王老師所總結、解讀的這三條經驗,什么高效課堂建設,什么提升學習成績,什么獲得領導認可,什么贏得家長滿意,什么獲得種種名利,幾乎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隨便思考一下任何一所小學、初中、高中的那些優秀老師的共性,無不符合這三條經驗,概莫能外。 我們可以把這三條經驗稱為提升成績的制勝三招,威力無比的“三板斧”。高效課堂其它所有的招數、技巧或者藝術,本質上是立足于這三招的細化與生發。 我們可以把這三條經驗簡化一下: 管控課堂+激發想學+評價落實=好成績 我們還可以對上面的公式再簡化一下: 管班+想學+落實=好成績 我們還可以對上面的公式再概括一下: 嚴+學+實=好成績 嚴師出高徒! 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救贖自己! 沒有落實就沒有一切! 這是古今中外不變的教學真經。借用魏書生老師喜歡說的話:這是再過一萬年也不變的真理啊!!! 反思一下就知道教師辛辛苦苦地教而教學成績不太高的原因了。 因為在你的課堂上,學生磨磨蹭蹭找不到學習工具,學生拖拖拉拉進不了學習狀態,學生東張西望心收不回來,學生交頭接耳心不在焉,學生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學生昏昏欲睡神不守舍,成績怎么能夠好?!——你沒管控!!! 因為在你的課堂上,學生懶得張嘴讀書,學生懶得動手寫字,學生懶得動腦思考,學生懶得回答問題,學生懶得相互交流,你往前一步牽一步,他還不愿意往前跟一步,甚至還會往后退半步,成績怎么能夠好?!——他不想學!!! 因為在你的課堂上,根本就沒有教學評價規則,更沒有教學評價的落實行為,讀與不讀一個樣,聽與不聽一個樣,想與不想一個樣,答與不答一個樣,做與不做一個樣,對與不對一個樣,結果只能是學與不學一個樣,多學少學一個樣,學好學差一個樣,成績怎么能夠好?!——你沒落實!!! 道理甚明,建設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成績,必須從“管控課堂+激發想學+評價落實”這“三板斧”入手,必須從今天做起,必須從當下這堂課做起! 我也想管住課堂,可是究竟怎么管呢? 我也想激發學生想學的內驅力,可是如何激發呢? 我也想搞好評價落實,可是到底怎么落實呢? 有這種意識,有這種困惑,有這種改變的欲望,已經成功了一半。那么你去實踐吧,你去反思吧,你去學習吧。 實踐+反思+學習=成長=成功! 2025年8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