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從500分到高考722,2021年重慶理科狀元劉一蔚談高中學習精減版,家長孩子關心的問題都在這里,比如“為什么很多學生努力學習但成績沒有提升?”真可謂字字珠璣。 問:對于數學50分的學生,如何改進學習方法? 答:對于50分的學生,首先需要分析自己欠缺的基礎知識,并將數學公式、概念和相關知識點詳細列出,逐一理解和掌握每個知識點,就像掃雷一樣全面覆蓋。建議將每個板塊的知識點過一遍,明確自己對哪些知識點不了解,然后針對性地去補足。 問:對于成績稍好一些的學生,如何提高解題思路? 答:對于成績在七八十分以上但缺乏解題思路的學生,可以通過教輔資料,針對性地訓練自己不擅長的部分,通過做題來提升解題能力和思維方式。 問:當知道題怎么做,但無法計算出答案時,又該怎么辦? 答:這類同學應關注參考答案與自己答案之間的差異,尤其關注解題過程中參考答案巧妙化解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學習并掌握這些技巧,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問: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和解題思路,但仍會扣分,又應如何改進? 答:應注重答題的規范性和書寫整潔度,確保答案完整且有序,避免因字跡不清、思路不規范導致扣分。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比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題目并保持答題標準。 問:對于高中生,您會分享哪幾個具體的學習方法? 答:第一個方法是理科的學習重點在于不遺漏錯題,尤其是有價值的錯題,通過筆記或其他方式記錄下來,提醒自己避免類似錯誤,并關注自己的薄弱環節。第二個方法是文科學習中,不應將考試成績歸因于運氣,而是要通過大量練習了解出題思路和采分點,比如從改卷老師的視角思考題目設計,注重答題的規范性和精準表達。 問:在語文答題時,如何確保覆蓋多個答題角度以獲得滿分? 答:對于一道題目,應該從不同角度進行解答,比如可以設定1.2.3.4.5個答題點,每個點都針對一個角度進行論述。這樣即使只答對其中的三四個點,也能得到滿分,因為老師不會因為多答某個點扣分。因此,學會全面思考和多角度答題是關鍵。 問:語文考試中如何運用這種答題技巧? 答:在語文考試中,可以將每道題目當作理科來對待,尋找因果關系和答題角度。盡量從多個角度去回答問題,即使表述類似,只要踩準了三個以上的關鍵點,就能拿到滿分。這要求學生掌握答題的技巧,而非僅僅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 問:對于生物、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方法有何建議? 答:這些小科目的學習方法較為綜合,尤其是生物學科,更類似于文科,需要背誦大量知識點并回歸教材。建議采取背誦教材原文的方式積累知識儲備,然后結合練習題進行鞏固和提升。 問:你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何獨特之處? 答:我的學習方法有兩點獨特性:一是極度細致,會將學習內容拆分到可以落實的具體點上;二是會轉化個人思路,設身處地像改卷老師和出題老師一樣思考,并通過大量刷題總結提煉出解題規律。 問:高中時期你是如何制定每周學習計劃的? 答:我的學習計劃不太固定,會在便利貼上寫下當天未解決的問題,見縫插針地利用時間完成計劃。例如,如果有一套卷子未完成,會在便利貼上標記未做完的科目和題目,確保及時回顧和補充。 問:面對學習瓶頸時,你是如何尋找原因并突破瓶頸的? 答:我認為瓶頸是一個抽象概念,不應過分關注分數上的瓶頸。最好的辦法是找出導致成績波動的具體原因,將錯題逐一分析清楚,明確欠缺什么、該做什么,通過實際行動落實改進措施,而不是糾結于是否有瓶頸存在。每次考試后養成反思總結和制定下一步計劃的習慣,從而真正突破學習瓶頸。 問:學習方法是否重要,應該如何有效學習? 答:最有意義的事情是自己動手實踐,通過實際操作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某個學習方法。向老師詢問下一步具體該做什么時,應當先將自己做過的優缺點列出來,這樣老師才能給出更具針對性的答案。抽象的問題沒有實際效用,落實和實踐是最重要的學習習慣。 問:為什么很多學生努力學習但成績沒有提升? 答:這類學生雖然看似每天很努力,如早讀、做筆記、完成作業等,但他們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形式,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例如早讀時無法有效背誦,上課能記住大體內容卻記不住具體細節,做作業時僅依賴抄答案或熬夜完成,導致對知識掌握不扎實,無法做到學以致用,因此成績難以提高。 問:面對學習焦慮,應該如何解決? 答:面對學習焦慮時,首先要認識到這是正常現象,避免因責備自己而陷入負面循環。焦慮可能會影響狀態,但無論狀態如何,都應堅持閱讀、思考和做題。當感到焦慮時,應暫時放下雜念,專注于當前能做的事情,通過實際行動來緩解焦慮情緒。即使狀態不佳,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進行基本的學習活動,比如重復讀單詞或抄寫,總比無所事事要好。 以上是訪談的精減版,無刪減版中她結合自己的情況,列舉了大量的例子,更容易理解,更具可操作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這里: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