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功夫是個硬功夫,需要1-2年的時間,慢慢熬,慢慢練出來。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活受罪。一旦氣脈通了,熬出頭了,靜坐就是最高的享受。 靜坐,最好要修雙盤,雙盤的效果好。靜坐是靠耐力和恒心,慢慢來。不要急,不要急于求成。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打坐通脈的次第是這樣的:腳踝--腳心--膝蓋--跨部--腰椎--背椎--脊椎--瞌睡--頭頂。 一開始打坐的是腳麻腳痛,幾月后,腳通了。然后是膝蓋,然后是胯部。再后來就是脊柱了。再后來就是頭部和昏睡。等這些都通了,靜坐就是享受,全身軟綿綿的,暖洋洋的,感覺不到身體。似睡非睡,似想非想。 靜坐需要注意兩方面,熬腿子和入靜。熬腿子是形,是漸。入靜是意,是頓。熬腿子是慢慢來的,因為身體是個障礙,需要循序漸進的去通脈。 而入靜可以當下進入,只要拋開身體的障礙,完全方放松放下就行。所以這兩點可以分開修,最后再結合在一起。 一開始熬腿子的時候是無法入靜的,只能是苦熬,慢慢熬。這個階段,可以放開姿勢的約束,通過輕松舒適的姿勢來入靜。等身體熬通了,就可以直接通過靜坐來入靜。 能入靜的,不可以放棄熬腿子,姿勢很重要的。一開始是障礙,到最后,就是很大的輔助。既不能,因為熬腿子而無法入靜,也不能因為能入靜而不熬腿子。身心,形意必須結合。 一、半年時間輕松練就雙盤 修行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戒定慧。戒律,在日常中遵守。定,也在日常中練就。要修行定,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身體的障礙,最重要的就是練就雙盤。 很多人覺得雙盤很難,其實不然。只要有個合理的方法,循序漸進,最多半年,一般人都能練就。 雙盤功夫的兩個標準:久,常。 一個是你一次能做多久,一個是你一天能坐幾次。有的人一次可以做5-15-30-45分鐘,有的一個小時,有的兩個小時,等等。一般一課為45分鐘,而能達到2個小時就基本合格了。就有了修行高級功法的基礎。 而有的人,坐了一次,30-45分鐘后,休息一下,要再做就很難了,一盤上去就很痛,一種深層的痛,無法再坐第二次。而要合格,應該一天可以盤坐N次。休息一下,照樣可以盤。 頓法:就是狠下心,坐越久越好,疼痛是一陣一陣的,忍忍就過去了。缺點是,一次超限了,第二次要坐就更難。 1、一般雙盤,前5分鐘會痛,這個是因為沒有熱身,腿還沒軟化,就硬盤上去了。所以前5分鐘會痛。這是最好是先做單盤,盤個5-10分鐘,讓腿先軟了,再雙盤。 2、前20分鐘,做的會很舒服,暖洋洋的。而后面會慢慢的開始痛,而疼痛是一陣一陣的。可能腳心會冰冷,或者膝蓋,或者胯部會痛。這個時候堅持住,這個疼痛就會慢慢的消退,像抽絲一樣慢慢抽走。 3、之后15分鐘會很舒服。 4、然后又慢慢的開始痛。最好能堅持。因為一旦放下來了,第二次要做就更難。 漸法:就是說從基礎開始,半散盤,散盤,單盤,半雙盤,雙盤。循序漸進,由易而難。只要利用上班時間,養成一個習慣,很容易就練成雙盤。 5、半散盤:一個月。就是上班時間,在座椅前放個墩子用來盤腿。先放一只腿上去。另外一只腿放在地上。關鍵是時間要長,時間長了,腿就自然軟化,深層得到清理。 從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到4個小時。累了,可以左右腿互換,累了就換一條腿。上班8個小時,8個小時都要壓腿。一般一個月,就夠了。半散盤就練就了。 二、靜坐入靜的訣竅:由睡入 靜 不少人練習靜坐,卻發現很難入靜。其實入靜很容易,只是方法不對而已。初級的入靜,就是好比:清醒的睡著;看著自己睡覺,只要能睡覺的就能入靜。 姿勢是關鍵,一開始的時候,姿勢是障礙,障礙著你入靜。站著,身體緊張,疲憊,難以入靜。躺著,身體松懈,容易睡死過去,沒法在睡覺中保持清醒。 所以坐著,是中道,身體既可以放松,又可以保持清醒,松而不懈,緊而不僵。 但是,很多人靜坐卻不容易入靜,為什么呢?因為太勉強了!很多人一開始靜坐,可能就是雙盤,單盤,散盤。雙盤的,很快雙腿就痛了,難以入靜。 單盤的久了,雙腿也痛。散盤,坐一會兒,發現腰酸背痛。累了一天了,身體很疲憊,越坐越累,眼皮發困,只好放棄了,去舒舒服服的睡覺了。這些都是自然現象,所以說身體是障礙。 如何排除障礙呢?其實很簡單,從容易的開始,從入睡開始。初級功夫:由臥入坐,由睡入靜。 其實,在坐和臥之間還有一個過渡,就是:坐臥式。 具體做法,就是在你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晚上疲憊的時候,散盤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腰部墊好,頭部有地方靠著。身體向后倒,大概45度,這個姿勢介與坐與臥之間,容易入睡。 這時要做的就是入睡,由于身體的疲憊,很容易就進入睡眠狀態,而在睡眠狀態中,頭腦依然清醒。身心完全的放松和休息,頭腦一片混沌,或者有一絲的思想在混沌中漂蕩。 睡大概半個小時后,會感覺到后腦有熱熱的能量上升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
來自: 張下載4ry1b71w > 《食療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