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修辭要秉承得體性原則,這個原則符合漢民族重“和諧”的價值取向。得體是言語外在美的展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制約下,“得體”其實就是:“和諧”“和合”之美,即話語表達與言語環境,話語表達與話語對象等諸因素之間要和諧、協調。 ( 甲 )。在某電影頒獎晚會上,主持人要因飾演焦裕祿而獲獎的李雪健說幾句話,李雪健說的是:“所有的鮮花和榮譽,都給了傻小子李雪健,而所有的苦和累,都給了焦書記……”李雪健之言,謙虛得體,贏得了滿場的掌聲,他稱自己是:“傻小子”正是為了襯托自己塑造成功的熒幕形象焦裕祿。 ( 乙 )。①言語環境簡稱“語境”,②是交際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③語境包括文化世界的社會環境,④物理世界的自然環境、時間環境、空間環境和心理世界的心理環境等內容組成。⑤簡而言之,言語的環境就是場合,⑥得體性原則就是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語境。⑦得體性原則是評價話語良好的最重要的標準,⑧也是決定話語表達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 丙 )。從前有一個書吏想讓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就強迫兒子背誦公文套話。有一年,他家的海棠花開遲了,他要兒子作一首詩,兒子吟道:“庭前一株海棠花,緣何至今未發芽?著爾東風齊助力,火速明朝便開花。”本應用于公文語體中的“緣何”“著爾”“火速”等用于文藝語體中就沒了詩味。 ( 丁 )。說話不看對象,就如同 。這里強調的是語言必須服從語言對象,要考慮到“可接受性”,要考慮到說寫者的編碼意圖能順利地被聽讀者正確解碼,對不同的交際對象,就得選用不同的語碼,這就是語言對象的得體性。中國有句俗語“對著秀才說書,見著屠夫說豬”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18.文中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9.下列填入各段首括號中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得體要符合交際目的/得體要注意言語環境/得體要注意適合語體/得體要注意言語對象 B.得體要注意適合語體/得體要注意言語環境/得體要符合交際目的/得體要注意言語對象 C.得體要注意言語環境/得體要注意適合語體/得體要注意言語對象/得體要符合交際目的 D.得體要符合交際目的/得體要注意適合語體/得體要注意言語對象/得體要注意言語環境 20.下列填入文中第五段橫線處的詞語,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無的放矢B.對牛彈琴C.驢唇不對馬嘴D.緣木求魚 21.在修辭小組討論會上,小組成員圍繞“修辭的得體性原則”展開討論。請結合文本內容,為“修辭的得體性原則”下一個定義,以便厘清概念。 22.高三(8)班將舉辦“致敬經典”主題班會,班長負責撰寫邀請函,邀請語文老師參加。以下是邀請函初稿,其中有四處表達不得體,請進行修改。 邀請函 尊敬的王老師: 您好! 咱班打算于本周五下午3點,在教室舉辦“致敬經典”主題班會。作為語文老師,您肚子里有很多墨水,我們誠摯邀請您撥冗蒞臨,為此次班會給予指導。要是您能來,同學們定會十分欣喜,您可千萬別不來啊! 此致敬禮! 高三(8)班全體成員 X年X月X日 18.(1)③修改為:語境由文化世界的社會環境;或④,修改為:物理世界的自然環境、時間環境、空間環境和心理世界的心理環境等內容。 (2)⑦修改為:得體性原則是評價話語好壞的最重要的標準。 19.A 20.D 21.示例:修辭的得體性原則是指修辭要符合漢民族重“和諧”的價值取向,使話語表達與言語環境及言語對象等諸因素之間和諧、協調的修辭原則。 22.①將“咱班打算”改為“本班擬定?!?/span> ②將“您肚子里有很多墨水”改為“您學識淵博?!?/span> ③將“要是您能來”改為“若您能夠出席?!?/span> ④將“您可千萬別不來啊”改為“期待您的參加?!?/span> 【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④處:原句“語境包括文化世界的社會環境”與后文“等內容組成”結構混亂,“包括……”和“由……組成”兩種句式雜糅。應將③句“包括”改為“由”或將④句刪去“組成”。 ⑦處:“得體性原則是評價話語良好的最重要的標準”搭配不當,“評價”需對應全面的判斷維度,“良好”僅指正面,此為兩面對一面,應將“良好”改為涵蓋正反的“好壞”。 1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復位的能力。 甲處,后文李雪健在頒獎晚會上的發言,目的是通過謙虛的表述襯托焦裕祿的熒幕形象,贏得認可,核心是圍繞“交際目的”展開,由此可知甲處應填“得體要符合交際目的”。 乙處,后文重點解釋了“言語環境(語境)”的概念、包含內容及得體性原則與語境的關系,核心話題是“言語環境”,所以乙處應填“得體要注意言語環境”。 丙處,后文例子中兒子將公文語體的詞語用于文藝語體的詩歌中,導致失去詩味,體現的是“語體適合”的問題,故丙處填“得體要注意適合語體”。 丁處,后文強調“說話不看對象”“語言必須服從語言對象”“對不同的交際對象選用不同的語碼”,核心是“言語對象”,故丁處填“得體要注意言語對象”。 故選A。 20.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通過前文“說話不看對象”可推知,此處應填這一行為的后果,即無效溝通,達不到溝通目標。 A.無的放矢:沒有目標地亂放箭,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的目的或不看對象。此處強調“說話不看對象”,使用正確。 B.對牛彈琴: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現在也用來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符合“說話不看對象”的語境,使用正確。 C.驢唇不對馬嘴:比喻說話或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兩不相合(多指答非所問)。此處指說話不看對象導致內容不合,使用正確。 D.緣木求魚: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語境強調“說話不看對象”,而非方法不對,使用不恰當。 故選D。 2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壓縮語段的能力。 下定義的格式是“種差鄰近屬概念”,即指包含被定義者的最小的屬概念,“修辭要秉承得體性原則”中的“修辭原則”,是鄰近屬概念。 “種差”是被定義概念的本質屬性,“符合漢民族重'和諧’的價值取向”說明“修辭的得體性原則”的價值依據,是種差;“使話語表達與言語環境、話語對象等諸因素之間和諧、協調”說明“修辭的得體性原則”的核心要求,是種差。 綜合以上內容,按照下定義的格式組織語言,即得出答案:修辭的得體性原則是指修辭要符合漢民族重“和諧”的價值取向,使話語表達與言語環境及言語對象等諸因素之間和諧、協調的修辭原則。同時注意字數的限制。 2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得體的判斷理解能力。 語言得體主要指根據身份、地位、場合、對象、目的等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來使用語言。要注意謙敬詞和語體色彩。 ①“咱班”是口語化表達,邀請函屬于正式文書,應使用更正式的稱謂;“打算”語氣較隨意,缺乏正式感,應改為“本班擬定”。 ②該短語是口語化的俗語,用于形容人有學問,但在邀請老師的正式邀請函中,不夠莊重、得體,不符合對老師的尊重語境,應改為更書面、莊重的“您學識淵博”。 ③“要是”是口語化的連詞,用于假設情況,在正式的邀請函中,語氣過于隨意,不符合文書的正式性要求,應改為更正式的“若您能夠出席”。 ④該句是口語化的祈使句,語氣帶有強求意味,且不夠禮貌、莊重,欠缺應有的尊重和客氣態度,應改為更得體、禮貌的“期待您的參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