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吼的孩子是否會自卑,我覺得這是需要有待考證的,但在正常情況下,經常被吼的孩子的大腦容易變遲鈍,反應速度會變慢,倒是真的。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總會吼孩子,而在吼完孩子之后,自己又會愧疚,家長就要設法將作業的輔導工作交給其他人,如兒童成長陪伴師。 雖說世間的很多東西,不會的家長都可以去學,但當下就學是要時間、精力的,且是很難能夠在短時間里頭就學會,甚至是達到精通的。 可家長直接去尋求他人,尤其是專業人士的幫助,那就不同的了。家長一定要懂得去善用專業人士,而不是什么都想著親力親為。 ![]() 早在大學期間,我就做過上門前往孩子的家里去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的包月服務,這便是近些年興起來的兒童成長陪伴師。 在我吃住在孩子的家里的日子里,我只需要陪孩子學習,給孩子輔導作業,并在孩子有了情緒之后給予陪伴,而不需要烹飪、做飯等的。 等著大學畢業后,除了陪孩子學習、教孩子學習的相關技巧,我還會給家長疏導情緒,幫家長提供教導兒童的可能性指導。 后來,為了深入研究情緒,我還專門進入心身領域,并將各種技巧用于自己的身上,將一個活得像是林黛玉的自己給變成了日日有清歡的全新的自己。 而今,在孩子的學習陪伴、作業輔導與情緒疏導上,我雖未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較之于大學期間的自己是有所超越的。 這具體來說就是,我情緒更平和,心態更穩,觀察也更客觀,頭腦還更靈活,且是能將玩中學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可以在給孩子講解習題時用上孩子能懂的話語。 古人都說,一行隔一山,所以,家長若是從零開始學習作業輔導的點點滴滴,縱使是天資過人,也未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達到專業人士的專業水準的。 ![]() 當然,我并不是說家長就不需要去學習如何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輔導作業。我一向是很鼓勵家長經由刻意的練習來去提升自己的情緒覺察力,以讓自己在孩子面前能夠有個好脾氣。 實際上,經濟殷實的家長完全可以是一邊尋求兒童成長陪伴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專業人士的幫助,一邊用心去學習情緒管理的生命之課的。 這不僅能夠讓孩子少被家長自己吼叫,還能讓孩子的學習得到很好的輔導,更是可以讓家長自己擁有足夠的時間來去學習情緒管理的生命之課。 然后就是在平日里頭,不論是陪孩子玩耍期間,還是在工作期間,家長都要有意識地將自己學到的某種或某些情緒管理的技巧給好好地用起來。 管理情緒的本質是重建新的習慣,而新的習慣是需要我們在平日里頭進行較長一段時間的勤快練習,才能有所擁有的。不經勤懇練習是沒法真正意義擁有好脾氣的。 當家長經由勤快練習重建了新的情緒反應模式,即慣性模式,不論是給孩子輔導作業,還是簡單地與孩子交流說話,孩子都是容易心悅誠服地與自己合作的。 而在家長不具備好情緒,沒能擁有一定的情緒管理能力時,給孩子輔導再多的作業,也是沒有多大改變的。家長會一個勁地給孩子發火呀。 ![]() 但如果家長并沒有足夠的金錢來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我想,諸如復讀機、學習機等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十足的學習神器是可以適當性地用上的。 如聽力熊T6與傾聽者K9可以代替家長陪孩子讀英語課本,甚至是充當孩子聽寫單詞時的助手。復讀機給予孩子的英語聽力有著很大一部分的普通家長所沒有的標準地道的英語發音。 在這期間,家長只需要與孩子處理好關系,用心去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以讓孩子對學習有熱情和激情。興趣是能讓孩子進行持續學習上的最大內驅力。 雖說我能較為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輔導作業,但,我也會用些學習神器。我家孩子幾乎每天都會拿著復讀機來去傾聽英語教材的聽力資料,抱著平板來去傾聽英語視聽資料,守著電腦來去觀看語數英的教學視頻。 在這高科技方興未艾的人工智能時代,就是學校都紛紛用起了各類高科技產品,作為家長的我們自是需要善用這些極具科技性的學習神器的。 以我的多年陪娃經驗來看,只要家長懂得教孩子去善用科技產品,科技產品就能助益孩子的學習,并大大地緩解家長的輔導壓力與陪學壓力。 ![]() 不然,在這快節奏時代,家長既要上班工作,又要給孩子輔導作業,那是會疲憊不得休息,以至于情緒失控的。疲憊之下的人們難有好情緒。 據我所知,在生活當中,很大一部分的家長都是因為過度疲憊而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控制不住地沖孩子吼叫發飆,以讓孩子不甚自在。 倘若自己就是這樣發飆的,除了善用各類科技產品,家長還要有意識地減少操勞,如盡可能地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只做至關重要的事情、將社交清簡到只見必見之人等。 多年來,我除了用心去練習各種情緒管理技巧,還在不累心神上做了不少的努力。不論是生活、烹飪,還是交友做事,我都會有所揀擇,而不是什么都忙。 此外,我還會深入研究養育的相關知識,覺得對孩子了解多少,對授課與講題的技巧掌握多少,家長在孩子的作業輔導上就能添上多少的心平氣和。 ![]() 別看中小學的各科知識都不難,真要輔導起來,那就不是簡單的事。很多的畢業于名校的高學歷者都會敗在孩子的作業輔導上。 為此,我一直都覺得,作業輔導就是一個并不是只有學歷就能勝任的技術活。學歷在作業輔導面前只是一個敲門磚,但不是起根本作用的關鍵能力。 如果家長只有學歷,但無輔導的能力,或是既無學歷又無輔導的能力,就一定要盡早放手讓專業人士來去輔導孩子的作業。 不然,硬著頭皮給孩子輔導作業,但又總是情緒失控,家長與孩子都會受罪不說,孩子的學習驅動力也會慢慢地被家長破壞殆盡。 目前,我的本職工作是育兒咨詢,運營著一個名為「安的育兒空間」的知識星球,在知乎等地創作付費專欄。 預約安水如的育兒咨詢個案服務,請點擊閱讀: 另外,我對夢境的多年探索,已成專欄,請點擊閱讀: 或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即可進入頁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