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 9月7日,也就是農歷七月十六日就是白露節氣,這也是農耕生產中重要的“分界點”。此時氣溫降至20-25℃,晝夜溫差拉大,土壤濕潤度剛好,正是秋播蔬菜的黃金時期。 若能抓住這波種植機會,種對應季蔬菜,不僅冬季能實現“蔬菜自由”,品相好的還能拿到市場售賣,省心又劃算。那都是哪些蔬菜能種了呢?一起來看看吧! (1)白露種蒜,冬季吃蒜苗,來年收蒜頭 大蒜是白露前后最適合種植的蔬菜之一,此時種植的話,蒜苗能在寒冬前扎根穩長,開春后順利抽苔、結蒜頭。 種植時要選顆粒飽滿、無破損的蒜瓣,先將蒜瓣浸泡在多菌靈溶液中15分鐘消毒,避免后期爛。土壤需深耕20厘米,撒入腐熟的羊糞或雞糞作底肥,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的間距點播,蒜瓣尖朝上,覆蓋2-3厘米厚的細土,澆一次透水。 若種植面積大,可在土壤表面覆蓋一層稻草,既能保墑,又能防止雜草生長。 大蒜的“性價比”極高:10月下旬可掐青苗炒菜,次年3-4月收蒜苔,5月挖蒜頭,一茬種植能收獲三波食材。 (2)白蘿卜:“冬吃蘿卜夏吃姜”,白露種正當時 “處暑蘿卜白露菜”,白露種白蘿卜,既能避開高溫期的病蟲害,又能讓蘿卜在涼爽環境中積累糖分,口感更清甜。 選種時優先挑“心里美”“濰縣蘿卜”等品種,這類蘿卜水分足、纖維少,生吃脆甜,熟吃軟糯。種植前需將土壤耙細,起高壟(壟高15厘米),按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挖穴。出苗后間苗,保留長勢健壯的幼苗,苗期需澆水2-3次,避免土壤干旱導致蘿卜開裂。 白蘿卜生長周期約60-70天,11月中旬即可收獲。收獲后可將蘿卜纓腌制成咸菜,蘿卜則埋在院子的沙土里,隨吃隨挖,能存到次年2月,整個冬天都有新鮮蘿卜吃。若蘿卜品相好,拿到市場按2-3元/斤售賣,也很受消費者歡迎。 (3)白菜:“百菜不如白菜”,白露種足,冬季不慌! 白菜是冬季“當家菜”,白露種植的白菜,能在10-11月快速包心,12月上凍前收獲,用窖藏或腌漬的方式保存,能吃到來年春天。無論是燉豆腐、做餃子餡,還是腌成酸菜,都離不開它。 種植白菜要選“青幫白菜”“黃心白菜”等耐寒品種,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2小時,撈出晾干后撒播。 土壤需施足有機肥,每畝撒入3000公斤腐熟的秸稈肥,翻耕后整平作畦,畦寬1.2米,每畦播3行,行距40厘米。 出苗后需間苗2次,第一次在苗高3厘米時,第二次在苗高8厘米時,最終保持株距30厘米,確保白菜有足夠空間包心。 白菜產量高,每畝能收5000公斤左右,自家吃不完的,可整理成“白菜捆”,拉到菜市場售賣。冬季蔬菜稀缺時,新鮮白菜能賣到1.5-2元/斤,銷路很廣,而且是越早上市的,價格越高。 (4)芹菜:耐寒耐儲,冬季炒肉噴香! 芹菜喜涼爽濕潤環境,白露種植后,能在11月下旬收獲,此時的芹菜莖稈粗壯、香味濃郁,且耐低溫,短期-5℃的低溫下也不會凍傷,適合冬季儲存。 種植芹菜建議先育苗再移栽,育苗時將種子撒在育苗盤里,覆蓋0.5厘米薄土,保持土壤濕潤,約10天出苗。 待幼苗長到5-6片真葉時,移栽到田間,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移栽后澆透定根水,緩苗期間遮陰防曬。生長期需追施2次氮肥,促進莖稈生長,避免缺肥導致芹菜纖維粗硬。 (5)茼蒿:“涮鍋神器”,秋冬種30天就能吃 茼蒿是速生蔬菜,白露播種后,30-40天即可采收,且耐寒性強,10℃左右仍能正常生長,是冬季涮火鍋、做湯的“心頭好”。 種植茼蒿無需育苗,直接撒播即可。選疏松肥沃的土壤,撒入少量復合肥作底肥,將種子均勻撒在土壤表面,覆蓋0.3厘米薄土,澆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濕潤,約7天出苗。出苗后無需間苗過密,保持株距5厘米即可,過密會導致茼蒿細弱。 茼蒿可“多次采收”,當植株長到20厘米時,從根部10厘米處割下,保留根部繼續生長,20天后又能收獲一茬。 冬季新鮮茼蒿在市場上能賣到4-5元/斤,自家種的既新鮮又省錢,涮火鍋時丟一把進去,清香撲鼻,口感軟嫩。 (6)菠菜:“冬日第一鮮”,白露種不抽苔 菠菜耐寒性極強,能耐受-10℃的低溫,白露種植后,11月即可收獲,且不易抽苔,葉片鮮嫩,是冬季“吃鮮”的首選蔬菜。 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涼水中12小時,撈出后用濕布包裹催芽,待種子露白后撒播。土壤需深耕,撒入腐熟的牛糞,按行距20厘米開溝,將種子撒在溝內,覆蓋1厘米厚的細土,澆透水分。 菠菜生長周期短,40天左右就能采收,可分批采摘,先摘大苗,留小苗繼續生長。若種植面積大,收獲后整理干凈,裝成小捆售賣,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白露是農耕的“黃金窗口期”,種對這6種蔬菜,既能滿足冬季自家吃菜需求,又能利用冬季蔬菜稀缺的時機增加收入。 趁著天氣涼爽,趕緊備好種子、翻整土地,播下“冬日的希望”,等到寒冬來臨,就能收獲滿滿一筐新鮮蔬菜,省心又踏實。
|
|
來自: 關軍軍 > 《白露寒露可種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