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過,欲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要想成就一定的事業,一半需要靠人之謀略,另外一半需要靠天意。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聽從天意之前,首先,需要做到謀事在人,盡人事,才能夠聽天意。 特別是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事兒,都是可以通過“人謀”來改變的。 一半變數,一半定數。身為凡人的我們,盡量把握一半變數,基本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命不太好,做到這四點,基本可以救你。 一、順勢而行。 人生在世,逆著來,其實是行不通的。唯有順著來,才能夠“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什么是順著來,什么是逆著來? 順著來,指的是,順勢而行。順應時代、環境發展的趨勢、走向、規律,避免跟大趨勢對著干。 逆著來,指的是,逆向而行。走A道路才是正確的,而這人偏偏走了B道路。結果,不過是自討苦吃罷了。 吃苦,沒問題,但逆向而行的自討苦吃,就是一種純純的無知、愚蠢。 有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與時俱進。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不與時俱進,哪有轉彎、翻身的可能呢? 二、保持平常心。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刻意去做某件事,基本都做不成。而保持平常心、無所謂的態度,去做每一件事,很有可能會驚喜連連,收獲滿滿。 生活,總是喜歡跟凡人唱反調。你希望得到什么,它就讓你事與愿違。 反之,你不想得到什么,完全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那它就會給你一定的驚喜,或者是,讓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為什么我們常說不能強求?因為強求,會觸發“生活跟你唱反調”的自然機制。 就跟賺錢一樣,你沒想著能夠賺到錢,偏偏生活讓你賺到了錢。你總想著賺到錢,可生活偏偏讓你賺不到錢。 內心平和、自然、淡定一點,人生的前路也會寬闊一點。 三、盡人事而聽天意。 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過程如何,需要靠人之謀劃;結果如何,這就是老天爺的安排了。 身為凡人的我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盡好自己的本分,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履行好自己的責任罷了。 這就是所謂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道運行平穩剛健,君子就該向天道學習,變得自強不息、盡力而為。只要當事人盡力了,結果一般都不會差。 為什么強調“盡力”,而不是強調“努力”呢? 盡力,是拼盡全力,讓自己成為人生的主人。而努力,就是一個奴出兩份力,過分盲目,只會淪為人生的奴隸。
四、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周易》中有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意思是,真正的有本事、有毅力的君子,日常都會保持積極奮進的姿態,早晚都保持一定的警惕。如此,就沒有災禍了。 終日乾乾,指的是,積極奮進,強調人之主觀能動性;夕惕若厲,指的是,早晚都有所防備,強調謹小慎微,步步為營。 奮進,是一種做事的態度;有所防備,謹小慎微,是一種保身的本事。 既要有積極做事的態度,也要有明哲保身的本事,基本上,可以躲避大部分的不幸和災禍。 對此,肯定有人會說,我做到了這幾點,為什么還是倒霉落魄呢? 只能說,人生之事兒,需要慢慢來,急不得。總有人早走運,也總有人晚走運,將一切交給時間就好。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