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曲治鼾證 神曲為面粉和其他藥物混合后經發酵而成的加工品。古代釀造神曲,認為以(農歷)五月初日,或六月初日,或三伏日的時日為佳,李時珍言:“取諸神聚會之日造之,故得神名。”但現在也并不限于上述時日,以熱天釀造為宜。 神曲味甘、辛,性溫。其為鮮辣蓼、鮮青蒿、鮮蒼耳子切碎,杏仁、赤小豆研末,和入麥麩、白面后,經發酵而成的曲劑,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調中的功效,因由6味藥組成又名六神曲。 神曲的主要功能是消食導滯,一般炒用。炒神曲是取麩皮撒勻于熱鍋內,起煙后將神曲倒入,炒至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或不加麩皮,炒至黃色亦可。焦神曲是取神曲置鍋內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內部焦黃色,取出,略噴些清水,放涼。 現在認為六神曲麩炒品和焦炒品均能較好地促進胃消化酶的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因其含有多量酵母菌和復合維生素B,故有增進食欲、維持正常消化功能等作用。神曲的消食作用稍弱于山楂,但此藥有一特點,即能幫助金石礦物類藥物的消化,所以古代應用礦物藥物時,也常于方中常加入神曲,如磁朱丸。 從臨床使用來看,神曲具有制止打鼾的作用。打鼾俗稱打呼嚕,是指睡眠之中的人喉里發出鼾聲,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一個主要臨床表現。其司空見慣,有人甚至把打呼??闯伤孟愕谋憩F。打鼾其實是健康的大敵,久鼾成病,因為打鼾使睡眠時的呼吸反復暫停,易造成大腦、血液缺氧,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睡眠占生命1/3的時間。打鼾既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又妨礙別人休息。 筆者體會,治療鼾證,神曲、葶藶子為首選之品。鼾證產生的原因與痰有關,葶藶子善治痰證;而鼾證又與氣道壅阻有關,神曲雖為消食之品,卻有暢通氣道的作用。筆者喜將二藥配伍,并且大劑量使用。 神曲消食作用比較平和,單獨使用作用不顯,在消食藥中不作為首選之藥應用,但配伍山楂、麥芽(即炒三仙)后作用加強。由于此藥能夠幫助金石礦物類藥材的消化,所以在處方中有礦物藥材時,筆者則喜加用神曲。因為此藥兼有微弱的表散作用,故外感表證而食欲不振時可選用之,而此種情況尤以小兒患者多見,所以對于小兒多加用之。 2、葶藶子為治鼾證首選之品 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或播娘蒿的成熟種子。 葶藶子味苦、辛,性大寒。漢代張仲景認為“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傷寒論》第6條)。此是說打鼾會導致語言難出。筆者遍查古代文獻,未發現有關鼾證治療方面的論述,其原因可能是古人認為打鼾沒有必要治療,或者認為睡眠打鼾是睡得深沉的意思;再就是病家打鼾,并不找醫生治療,以至于古今用中藥治療鼾證者鮮見。 以葶藶子治療鼾證,古代文獻并無記載。打鼾會導致頭痛頭昏、失眠健忘、記憶力減退等。同時,還會導致心理壓力較重,睡眠時精神緊張,工作和學習時昏昏沉沉,丟三落四,面色萎黃、皮膚粗糙、肥胖臃腫、口臭口苦等。因打鼾會影響同室之人的睡眠,進而可導致人際關系不融洽。 鼾證有實證和虛證之分 實證的主要病機為痰濕、瘀血阻竅,臟腑功能失調,與肺、脾、腎三臟的關系密切。如肥胖者多因嗜食膏粱厚味,使脾失健運,聚濕生痰,以致體態臃腫,痰濕上阻于氣道,肺氣不利,呼吸功能失常,出現鼾聲如雷、呼吸暫停。 虛證的主要病機也與痰濕有關,其鼾聲多低沉,夜間憋醒次數較多,伴有神疲乏力,夜尿頻多,盜汗,記憶力下降,腰膝酸軟等。 治療鼾證主要從痰濕入手。在多年的臨床中,筆者發現治療鼾證應首選葶藶子、神曲,因葶藶子具有良好的瀉肺祛痰的作用?!督饏T要略·痰飲咳喘病脈證并治》有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支飲不得息”的記載。葶藶子是治療飲邪阻于胸膈而致痰涎雍塞、肺氣不利、胸悶喘咳、呼吸困難的要藥。平時鼾聲不是很嚴重者,可以用葶藶子15g、大棗20g煎水或泡水飲服,堅持應用1周。 臨床應用中,將葶藶子與大棗配伍應用,既能達到瀉肺作用,又能防止葶藶子的作用太強而傷正氣。從現在使用情況來看,此藥對于咳喘痰多,痰涎壅盛者效果很好。據黃宮繡《本草求真·卷五》記載,葶藶子的瀉水作用很強,可大瀉肺中水氣,藥力不亞于芒硝、大黃。臨床使用葶藶子時也并不一定要配伍大棗,只是在身體虛弱的情況下配伍大棗可以防止損傷正氣。 筆者體會,以葶藶子配伍半夏、炒白術、石菖蒲、焦神曲后治療鼾證作用更佳。臨床治療咳嗽、喘息,葶藶子應為首選,其較杏仁止咳平喘作用迅速。有泡沫痰涎時更應選用葶藶子;若喘息癥狀較重,還可以加大劑量,用20~25g。葶藶子上可瀉肺,下可利水,用于水氣不行之水腫脹滿,尤善治胸腹積水,如逐水破結,治心胸水飲之大陷胸丸(大黃、葶藶子、芒硝、杏仁),治腹部水腫之己椒藶黃丸,均取葶藶子瀉水以治胸腹部水飲病證。古代本草記載葶藶子瀉水作用強,此藥即使稍大劑量(一般20g)也未僨事。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自行購藥服用存在風險,請務必在專業中醫指導下,根據個人自身癥狀辯證加減開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