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力紅醫生在《思考中醫》里提到了一個偏方,用白術煎水外洗。這么簡單的方子管用嗎?我當時看了半信半疑,管它有效沒效,第一沒毒,第二藥又好找,也便宜,一試不就知道了嗎? 我媽平時腳后跟疼,還鼓了個疙瘩,拍片說是骨刺,我給了我媽二百克白術,說分五份,煮半個小時后泡腳,每次泡的時間越長越好,水涼了往里加開水。兩天后我媽說一天泡一次,每次都泡一個小時左右,泡的身上都出汗了,當天疼就輕了,兩天就不疼了。我一聽很高興,說那就接著泡吧。共泡了五天,神奇的是,腳跟上的疙瘩也不見了。不用拍片,骨刺已經消了。這么好的方子,臨床怎能不大加推廣呢! 《本草綱目》談到白術,李時珍引了張銳《雞峰備急方》的案例:'察見牙齒日長,漸至難食,名曰髓溢病。用白術煎湯,漱服即愈。' 1991 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雙跟都有骨刺,疼痛厲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腳來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難。我按常規的思路,用了補腎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方法,都沒有明顯療效。在我感到進退兩難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這個案例。骨質增生與“髓溢”有什么差別呢?應該沒有差別。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術煎湯,讓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分鐘。出乎意料,不數日,痛即大減,足跟能夠落地,堅持近月,病即痊愈。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自行購藥服用存在風險,請務必在專業中醫指導下,根據個人自身癥狀辯證加減開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