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理論中,下眼袋大(又稱 “目胞浮腫”“眼袋”)的核心病機多與水濕代謝失常“氣血不足”“臟腑功能失調” 相關,主要涉及脾、腎、肺三臟,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常見情況,需結合伴隨癥狀綜合辯證,本方用于最常見的類型——脾虛濕盛型 中醫認為 “脾主運化水濕”,若脾胃功能虛弱(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傷脾),水濕無法正常運化,就會停滯體內,循經絡上泛于眼瞼(眼瞼在中醫屬 “肉輪”,對應脾臟),導致下眼袋腫脹、飽滿,甚至伴隨皮膚松弛。下眼袋偏軟、按之無明顯硬結,晨起時更明顯(夜間水濕易積聚); 可能伴腹脹、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或黏滯不爽)、乏力、舌淡苔白膩。 治法:以 “健脾祛濕” 為主 方用:參苓白術散加減 組成:人參、扁豆、陳皮、蓮子、炙甘草、山藥、砂仁、薏米、桔梗、茯苓、桂枝、白術。 方解:人參大補元氣,為扶正之要藥,可增強脾胃功能,助力運化。扁豆與山藥皆具健脾和中、滲濕止瀉之功,且性質平和,能為脾胃虛弱者緩慢調養。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使氣行則濕化。蓮子養心益腎、健脾止瀉,既固澀正氣,又有助于脾胃運化。炙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讓方劑的配伍更為協調。 薏米利水滲濕、健脾止瀉,能加速體內水濕排出。砂仁芳香醒脾,化濕行氣,可促進脾胃運化,使補而不滯。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能將體內多余水液從小便排出,減輕水濕停滯。白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為健脾要藥,加強脾胃運化水濕之力。 桂枝溫通經脈,助陽化氣,能促進水液運行,與諸藥協同,增強祛濕效果。桔梗宣肺利氣,載藥上行,同時肺氣通暢有助于水液代謝,使水濕之邪得以更好地排出體外。 全方共奏健脾益氣、祛濕利水之功效,通過調理脾胃功能,恢復水濕運化,從根本上改善因脾胃失調、水濕內停所致的眼袋問題,使機體恢復健康平衡。 用法:日一劑水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