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2025成都車展首日,2號館內上汽大眾“高顏值德系A+級轎跑”全新凌渡L正式上市。(海報新聞記者周凌峰 攝) 海報新聞記者 周凌峰 成都報道 在剛剛拉開帷幕的2025年成都車展上,一個顯著的現象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曾經在燃油發動機技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傳統汽車品牌,在強調自家經典燃油發動機技術的同時,卻紛紛將展臺的C位或曝光度更足的位置留給了新能源車型。 這一微妙而意義深遠的變化,無疑透露出傳統燃油車品牌在當下汽車產業變革浪潮中的新思考與新布局。 大眾汽車的EA888發動機。(海報新聞記者周凌峰 攝) 記者在2號館的上汽大眾展臺,其展示了大眾品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EA888發動機的最新迭代技術。從2006年誕生至今,EA888發動機歷經多次技術升級,憑借出色的性能和廣泛的適用性,成為大眾車系的核心動力源泉。此次展出的第五代EA888發動機,引入了VTG可變截面渦輪增壓等技術,動力響應提升20%;1.5TEVO發動機油耗低至5.5L/100km。技術不斷革新后,大眾車型無論是在動力輸出、燃油經濟性還是排放控制等方面都實現了重大突破。 不過,就在大眾大力宣揚EA888發動機技術優勢的同時,其展臺的核心位置卻被新能源車型占據。這一安排似乎在向外界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盡管燃油發動機技術仍然是大眾的重要根基,但新能源領域才是其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 豐田鉑智7的內飾。(海報新聞記者周凌峰 攝)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1號館的豐田汽車展臺上。長期以來,豐田汽車在燃油發動機技術和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底蘊,其研發的發動機以可靠性和高效能著稱。但在本屆成都車展上,豐田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新推出的新能源車型。豐田不僅帶來了鉑智3X、鉑智7和bZ5 等新能源產品,還專門設置了新能源汽車專區,將這些車型一字排開,展示出其在華電動化轉型的堅定決心。這或許表明,豐田汽車已經充分認識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并正在積極調整戰略布局,以適應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在2025成都車展上,廣汽Honda P7占據廣汽本田展臺C位。(海報新聞記者周凌峰 攝) 作為老牌車企的本田汽車則更進一步,位于16號館的廣汽本田展臺,企業則是直接將主舞臺的C位留給了新能源車型P7。不僅如此,展臺上的混動車型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本田汽車的這一舉措,無疑是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敏銳回應。隨著消費者對環保、節能汽車的需求日益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本田汽車通過將新能源車型置于展臺核心位置,不僅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還能夠展示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成果。諸如電子后視鏡和小巧輕便的車型外觀,符合著當下消費者的胃口。 對于這樣的變化,人們不禁發問:傳統燃油車品牌為何會在車展上做出這樣看似矛盾的安排呢? 長安馬自達將展臺C為留給其推出的新能源轎車馬自達EZ-60。(海報新聞記者周凌峰 攝) 記者注意到,一方面,強調燃油發動機技術是對其過去技術積累和品牌優勢的一種傳承與展示。燃油發動機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傳統汽車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通過展示最新的發動機技術,這些品牌可以向消費者傳遞其在汽車制造領域的專業性和技術實力,增強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任和認同感。另一方面,將C位留給新能源車型則是順應市場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和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1286.6萬輛,同比增長35.5%,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9%,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傳統燃油車品牌如果想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快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和發展。 由一汽-大眾打造的大眾品牌全球首款CMP平臺概念車ID. AURA亮相2025成都車展。(海報新聞記者周凌峰 攝) 此外,傳統燃油車品牌的這種變化還與其自身的戰略轉型密切相關。許多傳統汽車品牌已經明確提出了向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轉型的戰略目標,并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規劃。例如,早在2021年大眾汽車集團就曾明確表示,其目標是在2025年前后,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透露,預計到2030年,大眾汽車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占其總銷量的50%,而在2020年這個數字為3%。且不說超越特斯拉這個目標是否能在今年前后實現,但在這種企業級的戰略背景下,車展作為展示企業最新產品和技術的重要平臺,自然成為了傳統燃油車品牌展示其新能源轉型成果的重要窗口。 2025成都車展上,傳統燃油車品牌的展臺布局策略出現的顯著調整,不僅反映了當下汽車產業從燃油向電動轉型的大趨勢,更體現了傳統汽車品牌在面對行業變革時的戰略主動性。 在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我們或許有理由相信,傳統燃油車品牌將在新能源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環保的汽車產品。 責編:付興帥 審簽:馬 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