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音頻取材于網(wǎng)絡(luò),僅做欣賞使用。 【釋義】召公活著時曾在甘棠樹下理政,過世后老百姓對他更加懷念歌詠。 【注解】甘棠即棠梨。《詩經(jīng)·召南·甘棠》里有“蔽芾【音費】甘棠,勿剪勿伐,召【音邵】伯所茇【音拔】。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音稅】”的詩句。這里引出一位歷史人物——周召伯。召伯姓姬,名奭(shi),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父異母的兄弟,曾幫助武王伐紂。周武王去世后,兒子成王繼位,成王當時才十四歲主理國事,就由他的叔叔周公旦協(xié)助理政。召伯也協(xié)助成王理政。《史記·燕召公世家》里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后隨以“甘棠”稱頌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這是正史的概念,也叫良吏。與戲曲、民間所稱的清官、青天大老爺意同。)的美政和遺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