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黥布開關 張良燒棧 【釋義】黥布,原名英布(?—前196),六縣(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音請,臉上刻字并涂墨的刑罰】,故稱黥布。秦末漢初名將,先投靠項羽為西楚將領,后歸附劉邦。開關即從偏僻的小道攻入函谷關,到達咸陽。 張良,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杰之一。前文“子房取履,釋之結襪”已經講過。燒棧就是燒毀棧道。這是張良向劉邦獻的計策,在劉邦取得漢中后,故意把返回關中的棧道燒毀,表示不再回關中與項羽爭天下。 【典源】《史記·黥布列傳》:“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時為布衣。······項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擊坑章邯秦卒二十余萬人。至關,不得入,又使布等先從間道破關下軍,遂得入,至咸陽。布常為軍鋒。項王封諸將,立布為九江王,都六。” 【典源】《史記·留侯世家》:“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之心,而發兵北擊齊。” 【評說】黥布開關的故事就是后來帶兵打仗的先鋒常干的事,遇山開道,遇水疊船。黥布在無法攻破函谷關時,尋小道攻入函谷關進咸陽城,完成先鋒使命。張良建議劉邦燒毀棧道,其意至少有二,一為劉邦保存實力和地盤,二為安撫項羽疑心。可見張良處處為劉邦打算的良苦用心。不管是將領還是謀士,都要為自己使命盡心盡力。 |
|
來自: 昵稱503199 > 《蒙求解讀+一筆寫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