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戰略地圖(Strategy Map) 由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S. Kaplan)和戴維·諾頓(David P. Norton)提出。 ![]() 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S. Kaplan) 他們是平衡記分卡的創始人,在對實行平衡計分卡的企業進行長期的指導和研究的過程中,兩位大師發現,企業由于無法全面地描述戰略,管理者之間及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無法溝通,對戰略無法達成共識。 “平衡計分卡”只建立了一個戰略框架,而缺乏對戰略進行具體而系統、全面的描述。 平衡計分卡+戰略地圖
書籍推薦
![]() 戰略地圖—企業的“尋寶圖” ![]() 戰略地圖說明企業如何創造價值 ![]() 平衡記分卡的框架 ![]() 戰略是什么? 華為戰略模式的不同階段:
![]() 從戰略到執行的DSTE ![]() 戰略的四個環節 戰略解碼是指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將組織的戰略轉化為全體員工可理解、可執行的行為的過程。 ![]() 戰略解碼 戰略解碼能有效地提升戰略執行力。 戰略解碼的四大原則:
![]() 戰略戰術解碼圖 ![]() 業務戰略執行力模型
![]() 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體系 大道至簡:以客戶為中心 重新去思考“以客戶為中心” 對客戶而言,一個組織產生的力量主要是兩種: 一種是從客戶端出來的對組織的拉力,就是客戶有需求,組織如何對客戶需求形成快速的響應,這是一種拉力; 還有一種是對客戶的推力,就是組織有想法,如何把這種想法和力量推動到客戶端,讓客戶有反應。 管理者要從拉力和推力這兩個角度來看,去思考一線部門和我們所謂的總部各職能單元,如何更好地匹配業務的要求和客戶的需要。
![]() 戰略“金字塔” 第一方面:通過業務流程的再造,重新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型組織。
第二方面:人員的配置角度,要把所有的人員按照流程和適應的崗位重新配置。 我們用“推事流程”,要注意它最后的閉環是在客戶環節,由此就可以實現對公司相關崗位的穿越,而這些崗位需要介入流程的,他們就需要重新在流程中找到位置。 拉事和推事的流程會有非常多,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整合型的網絡,所有的崗位,不管是一線的還是總部的,都可以在流程中找到新的位置,在為客戶服務的過程中找到各自的位置。 從這個角度來看,總部的概念已經沒有了,只有職位的概念,只有誰更適合服務客戶,這就實現了一體化。 這不是部門的概念,而是團隊的概念。 第三方面:從績效管理目標和形成這些配套體系來實現各部門的融合。 融合背后,最難做也是最關鍵的,就是總部的領導,包括CEO,都要高舉以客戶為中心的大旗,重新反思總部過去的定位,放棄管理與控制的思維。一切以客戶為中心,以提升領導力為導向,共同去實施組織變革,尤其是驅動組織變革。在流程與組織的融合中來打破總部思維,來實現共同為客戶服務的邏輯。 文章參考: 《華為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的3個步驟》 《戰略的思考 | 50張手繪頂級公司戰略地圖》 《一組漫畫讀懂華為戰略管理DS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