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王陽囊衣 馬援薏苡 【釋義】王吉(?—前48),字子陽,西漢瑯琊皋虞(今山東青島即墨)人。西漢廉吏。囊是袋子或像袋子的東西,囊衣即只有一袋子衣物,表示為官十分清廉。王陽為人為官的清廉還有一個摘棗趕妻的故事。在長安時,因妻子隨意摘了幾顆鄰居家棗樹枝葉伸入他家院內的棗子,便將妻子趕走。鄰居聽說后,要砍掉棗樹,才把妻子接回。當時流傳著“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復還。”成語“王陽在位,貢公彈冠”即出自王陽。 馬援(前14—49),字文淵,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前文“伏波標柱,博望尋河”已有詳解。薏苡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苡仁或薏米。薏苡這里指馬援從交址拉回來的薏苡果實,,因品質好,想種植。 【典源】《漢書·王吉傳》:“王吉字子陽,瑯邪皋虞人也。少好學明經,以郡吏舉孝廉為郎,補若盧右丞,遷云陽令。······自吉至崇,世名清廉,然材器名稱稍不能及父,而祿位彌隆。皆好車馬衣服,其自奉養極為鮮明,而亡金銀錦繡之物。及遷徙去處,所載不過囊衣,不畜積余財。去位家居,亦布衣蔬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傳'王陽能作黃金。’” 【典源】《后漢書·馬援傳》:“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初,援在交址,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為南士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馬武與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槁葬而已。賓客故人莫敢吊會。嚴與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闕請罪。帝乃出松書以示之,方知所坐,上書訴冤,前后六上,辭甚哀切,然后得葬。” 【評說】王陽做官回家,只帶一袋子衣物,可見其清廉。其妻摘棗事更顯王陽非己物不取,自然對送上家門的禮物也不會收。馬援在交趾為官,回來時只帶當地薏苡,想在北方種植,沒想到被京師豪貴誤為金銀珠寶,幾乎死不能進祖瑩。 |
|
來自: 昵稱503199 > 《蒙求解讀+一筆寫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