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騁羲書閣熊貓 品陸恭小楷《跋古帖》:墨韻遺珍,書鑒雙輝“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法鑒藏之道,恰似這般需浸淫深耕。清代乾嘉年間,吳門雅士陸恭(1741 - 1818),以小楷《跋古帖》,為書林添一段墨韻佳話。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陸恭,字孟莊,號謹庭,出身吳縣書香門第,又為“淡墨探花”王文治之婿 。家學如“春風沐柳”,自幼熏染其骨。乾隆四十一年中舉,然其志不在仕宦奔競,而于書畫鑒藏、筆墨耕耘間尋真意。“點染花卉,筆意古雅”,書畫兼善;小楷尤精,“秀雅清勁”為標,結體若“危峰竦立”,方正嚴謹;筆畫似“玉箸垂露”,起止分明,盡顯晉唐楷法遺風。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紙上春秋短,鑒中歲月長”,陸恭精鑒嗜古,好金石、富收藏,于金石考據盛行之世,借家學淵源與交游網絡,遍覽宋元名跡。其《跋古帖》,恰是書法藝術與學術考據相融之典范。題跋間,考訂“南唐昇元帖”源流,辨“澄清堂帖”真偽,將金石考據之實學,化入筆鋒婉轉處。如文中論及古帖流傳,“溯其源流,審其同異”,既見書家翰墨情,亦顯鑒藏家考據功,真可謂“墨池波瀾起,鑒海珠貝藏”。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觀此小楷,字如“群鴻戲海,舞鶴游天”,筆筆含情,頁頁藏趣。在清代帖學語境中,陸恭以跋帖之書,架起藝術與學術的橋梁,讓小楷不只是案頭賞玩的筆墨,更成為考辨傳承的載體。“墨點無多淚點多”,陸恭之筆,載的是對古帖的敬畏、對書道的虔誠,于尺幅間繪就書鑒雙輝的圖景,待后世如我輩,循墨香、辨考據,悟那份“獨釣寒江雪”的專注,與“會當凌絕頂”的眼界。 這《跋古帖》,是書史遺珍,更是陸恭以筆墨、以鑒識,留給后世的一場風雅邀約,邀我們共赴古典書畫的深邃秘境,品賞“書以載道,鑒以傳薪”的無盡韻味 。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