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風大學習 《臨江仙》作為古典詞牌中的瑰寶,它以江水為脈、人生為墨,寫盡歷史浮沉、聚散悲歡,或看透興亡,或超然物外,或深情繾綣,或孤傲高潔。今日,精選了史上最經典的10首《臨江仙》,看它們在歷史長河中如何激蕩人心,又如何在你的心間泛起漣漪~ 1.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這首詞開篇即以“滾滾長江”喻歷史洪流,用“浪花淘盡英雄”道盡興衰無常。楊慎借詠史抒懷,將“青山依舊在”的永恒與“幾度夕陽紅”的變遷交織,最終歸于“都付笑談中”的豁達。 詞中既有英雄功成的孤寂,又有隱士淡泊的灑脫,被譽為“詠史詞之冠”,其哲思深邃,被后世廣泛傳頌,甚至成為《三國演義》開篇詞,可見影響之深。 2.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以超脫之筆寫送別,一掃傳統離愁,上片贊友人“無波古井”般的淡泊,下片以“淡月微云”烘托別情,末句卻轉為曠達,道出人生如寄的終極感悟,此詞融理趣于豪放,將宦海浮沉化作一笑春溫,堪稱宋代送別詞的巔峰之作。 3.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夜飲東坡醒復醉”直寫醉態,卻暗藏歸隱之志;“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更是道盡對自由的向往,全詞以酒為媒,將仕途失意化作江湖煙雨,既有“長恨此身非我有”的悵惘,亦有“歸去”的灑脫。 4.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以景寫情,凄美入骨;“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則借明月追憶舊情,余韻悠長。晏幾道出身顯赫卻家道中落,詞中“舊香殘粉”“琵琶弦上說相思”皆是對往昔繁華的追憶與物是人非的哀嘆,而末句以明月彩云喻物是人非,婉約中見沉痛,被王國維贊為“有篇有句”的典范。 5.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陳與義借憶洛陽舊游,抒國破之痛,上片寫昔年豪英歡聚,下片“二十余年如一夢”陡轉,將繁華與戰亂對比,末句“漁唱起三更”以蒼涼收束,看似曠達,實藏無盡悲慨,此詞被譽為“自然渾成,直追東坡”。 6. 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納蘭借寒柳寫相思,通篇不見“柳”字卻句句扣題上片“層冰積雪”暗喻人生摧折,下片“湔裙夢斷”用典幽深,末句將愁思寄予西風,凄婉中見剛烈。此詞詠物而不滯于物,被王國維稱為“以自然之舌言情”的典范。 7.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李清照南渡后借歐陽修詞韻,抒亡國之恨,三個“深”字疊用,既寫庭院幽閉,又喻心境沉郁。“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時空交錯,將個人漂泊與家國破碎融為一體,堪稱南宋遺民詞的血淚之作。 8. 曹雪芹《臨江仙·柳絮》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借薛寶釵之口,寫柳絮的“逆襲”,上片“東風卷得均勻”狀物精妙,下片“萬縷千絲終不改”暗喻堅韌心志,全詞一反柳絮“輕薄”舊調,以積極之語藏末世悲音,是《紅樓夢》中“翻案文章”的經典。 9. 辛棄疾《臨江仙·再用前韻送祐之弟歸浮梁》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開篇即渲染迷離之境,暗喻人生迷茫;“杜鵑聲里斜陽暮”以凄涼之景收束,愁緒滿溢,全詞淡泊中見深情,將宦海浮沉化作山水清音,展現了豪放詞人的另一面。 10. 秦觀《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秦觀貶謫途中夜泊湘江,借湘妃鼓瑟抒孤憤,上片“冷浸一天星”寫景凄冷,下片“新聲含盡古今情”道盡遷客之悲,結尾化用錢起詩句,將歷史滄桑與個人命運交織,被譽為“楚騷情韻的絕響”。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千年詞牌,十卷風骨,這10首經典《臨江仙》詩詞或如大江東去,裹挾著歷史的煙塵;或如寒夜孤燈,映照著文人的傲骨,此刻掩卷,哪一句仍在你的耳畔低回?又有哪一首才是你心中的最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