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園具體要求 1、園地要求 建園時應綜合考慮氣候、海拔、地貌、地塊、光照、土質、交通以及自然災害等多方面因素,優先選擇海拔 1000 m 以下涇河川道及各水系沿岸,遠離霜凍易發區域、冰雹帶和環境污染地帶。 ![]() 2 、苗木選擇 首選根系發達、適應性強、抗旱且耐寒的野生杜梨砧嫁接苗。苗高在 120 cm 以上,主根長度在20 cm 以上,有側根 3~5 條,嫁接口以上 5 cm 處的直徑在 0.8 cm 以上,苗木枝條粗壯、芽體飽滿,無劈裂及機械損傷且無檢疫病蟲害 。 3 、授粉品種 玉露香梨花粉量少,應選擇花期相近、花粉量大、萌發率高的授粉品種,彬州市目前主要選用紅香酥、新梨七號、雪青等為授粉品種。 4 、栽植時間 春季、秋季均可栽植。春季栽植一般在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旬。秋季栽植一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栽后需落實埋土、薄膜纏干等防寒措施。 5 、定植密度 推薦栽植密度為:株行距 2 m×4 m,每 667 m 2 栽植 83 株,玉露香梨與授粉品種配置一般為 4∶1~6∶1。 6 、挖栽植坑(溝) 栽植前,對規劃地塊深翻后整平,按照栽植密度規劃栽植行,沿行向挖寬 40~60 cm、深 60~80 cm 的溝。每 667 m 2 施腐熟有機肥 2000~3000 kg,氮磷鉀復合肥 15~30 kg。肥料與土壤混勻,先表土后底土回填壓實。 7、 定植要求 定植前在低濃度石硫合劑水溶液中浸根消毒吸水 12~18 h,然后用 80%多菌靈 50 倍液、5%~10%過磷酸鈣和生根劑加細土混合成泥漿蘸根,立即栽植。回填時先表土后底土,邊填土、邊踩實。栽植時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嫁接口高出地面 3~5 cm。定植后灌水,待水干后覆土。有條件的果園可在定植行內覆蓋地膜,保溫保墑,提高苗木成活率。 二、施肥管理 1 、施肥時期 每年萌芽前(花前追肥)、春梢停長前(生長期追肥)、采果后(秋施基肥)三個時期進行施肥。 2 、施肥方法 追肥可采用溝施、穴施、葉面噴施的方法,基肥一般采用溝施的方式。有水肥一體化條件的果園可通過管道系統實現肥料施用。 3 、施肥技術 玉露香梨施肥需要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要多施腐熟農家肥、羊糞等有機肥,配合施用復合肥。 1 )秋施基肥 在采果之后、落葉之前施基肥為宜,此時正值果樹根系生長高峰期,肥料可很快被吸收利用。初果期,每 667 m 2 施腐熟農家肥(羊糞)2000 kg 左右;盛果期按照“斤果斤肥”的原則施有機肥 5000 kg 左右,并輔以 50 kg 氮磷鉀等復合肥。施用方法:行間溝施、樹冠投影挖放射狀溝或在樹冠外圍挖環狀溝,溝深 40~60 cm。 ![]() 2) 生長期追肥 主要作用于梨樹生長期間,以速效性肥料為主,重點在萌芽前、落花后、果實膨大期施肥。按照每 t 果實施純氮 5~7 kg、磷 5 kg、鉀5 kg 的標準補充基肥。施肥方法:在樹冠外圍挖環狀溝或放射狀溝,溝深 15~20 cm,施入后掩埋。 3) 種植綠肥 實施果園生草或間作豆類、油菜,間作物高度達 30 cm 時必須刈割覆蓋或翻壓,也可采用秸稈、果樹枝條等粉碎物、腐殖土覆蓋樹盤,還可采用樹下覆黑色地布、行間生草的方式覆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三、整形修剪 幼樹期修剪以促進成形和培養枝組為主,樹體成形后,主要是穩定調整枝組、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升果實品質、延長結果年限。玉露香梨一般采用細長紡錘形、自由紡錘形等樹形,株高 2.5~3 m,干高 50~60 cm,著生小主枝 20~25 個,單軸延伸。 1 、幼樹修剪 玉露香梨生長勢強,萌芽率高,成枝力偏弱,幼樹可采用刻芽、拉枝等措施緩和樹勢,促發分枝。新枝長到 50 cm 以上時,應及時拉枝,角度以 80°~90°為宜 。修剪時,疏除主干 60 cm 以下所有枝條,去掉主枝上的競爭枝、徒長枝。 2 、成齡樹修剪 疏除內膛徒長枝、過密枝、交叉枝、對生枝和病蟲枝,保持通風透光,避免結果部位外移。枝條通過緩放成花結果后,根據枝勢及時回縮,使結果部位盡可能地分布在主枝附近。所有枝條保持單軸延伸,枝頭一般不短截,疏除枝頭下部競爭枝,保持枝頭生長優勢。 四、花果管理技術 1 、花期防凍 霜凍是近年來嚴重制約彬州梨產業發展的主要自然災害,必須做好防御工作,可采取灌水噴水、噴保護劑、果園熏煙的方式預防。 1 )灌水噴水 樹下灌水保溫,改善果園小氣候環境,增強樹體抗逆性。在寒潮來臨當晚樹上連續噴水,通過水的凝結放熱減輕霜凍的影響。 2 )噴保護劑 在冷空氣來臨前 2~3 d,結合花前噴藥,噴施天達 2116 水劑 1000 倍液+0.2%硼砂溶液或蕓薹素內酯乳油 1000~1500 倍液+氨基酸 800~1200倍液,降低冰點,增強樹體抗性。 3 )果園熏煙 在夜間氣溫低于 0 ℃、持續時間超過半小時的氣候條件下,應及時熏煙。用鋸末、秸稈或果園雜草落葉等堆積作為燃料,然后在上方壓一層薄土。一般在夜間 12 時至凌晨 2 時、凌晨 5—7 時這兩個時間段集中放煙。 2 、疏花疏果 彬州梨產區易發生霜凍,一般不提倡疏花。按距離法確定留果量,每 15~20 cm 留 1 個果,疏除發育不良果、病蟲果、畸形果等殘次果。 3 、人工授粉 在花期受低溫霜凍、陰雨天氣影響,或授粉樹配置不足時,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主要選用噴粉、噴霧、人工點授的方法。 4 、套袋 提倡選用三層優質紙袋,套袋時間一般在 5 月中下旬。套袋時,應選擇晴天的上午 7—11 時、下午3—7 時進行。套袋前 1~2 d,全園噴施 1 次殺菌殺蟲劑,重點防治梨木虱、輪紋病、黑星病等,噴后如果遇雨要及時補噴。 五、病蟲害防治技術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以梨園整個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科學使用防控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危害。 1 、主要病蟲害 病蟲害主要有黑星病、銹病、腐爛病、輪紋病、黑斑病、梨大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梨木虱以及葉螨類、蚜蟲類及鳥害。 2 、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 合理修剪,平衡樹勢,提高樹體抗性,減輕病蟲害危害。及時清園涂干,刮除樹干、枝杈粗老翹皮,降低病蟲發生基數。休眠期及時涂白。生長期及時剪除病枝、病果,減少病蟲傳染源。 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蟲趨光性,在梨園安裝殺蟲燈,誘殺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害蟲,減少蟲源,壓低基數;懸掛黃色誘蟲板,誘殺梨木虱、梨莖蜂等成蟲;秋季在果樹主干捆綁誘蟲帶,誘集螨類、卷葉蛾類、蚧類等越冬害蟲。 3 、化學防治 病蟲害達到防治指標后,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進行精準防治,避免盲目施藥、重復施藥造成農殘超標。禁止使用高毒農藥、劇毒農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