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診日記】 在臨證中見真知,在病案中傳薪火! 「隨診日記」以案說醫,深度剖析病案,還原診療思維,傳承中醫精髓,架起與讀者溝通的橋梁 ! ![]() ![]() 得了腫瘤后,患者大多會選擇手術切除,在聽到手術醫生說腫瘤切得很干凈、很徹底后,患者和家屬往往會大舒一口氣,以為切“干凈”“徹底”了就不會復發。然而有一些病人術后1至2年內,甚至更長時間,去復查發現出現了復發,這是什么原因呢呢?事實上,手術切得干凈并不意味著清除了所有的癌細胞。那些逃過手術的癌細胞往往會成為復發的“罪魁禍首”。 今天要講的這起卵巢癌病案,患者在確診后就進行了手術切除,然后在手術后的兩年卻復發了。其實在中醫看來,不管是卵巢癌也好,還是其它的癌癥腫瘤也好,復發的歸根究底的原因無非是患者體內的氣血失調、陰陽失衡。不同部位的腫瘤,其復發之“象”雖各不相同,或表現在肺,或見于肝,或在此例之盆腔。但其背后“正氣內虛、余毒未清、痰瘀互結”的核心病機卻是相通的。因此治療也必須著眼于整體,改變滋生癌毒的體內環境,方能求得長久穩定。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具體的病案,以這一例卵巢癌術后復發的患者為鏡,我們便可窺見諸多惡性腫瘤復發轉移的共性機理,防復發重在“培土”而非“除草”! 病案:術后厄運再次來襲 王女士下腹疼痛已經持續3個月了,誰也沒有想到腫瘤復發的厄運會降臨到她頭上。2年前,她被確診為卵巢癌,并進行了手術,術后本以為已經完全康復了,脫離了癌癥的夢魘,可沒想到三個月前去復查的時候,卻被檢查出腫瘤復發,同時還伴有下腹痛脹。漸漸的下腹越來越疼,不吃止痛藥根本無法忍受。最近一周王女士的身體急轉而下,癥狀明顯加重,疼痛放射到腰部,口干、尿頻、乏力等,各種身體不適都隨之而來。 【患者】王某,女,47歲 【主訴】反復下腹疼痛伴乏力3個月,加重伴口干多飲1周 【現病史】患者2年前行卵巢癌根治術,術后病理示高級別漿液性癌。3個月前復查發現盆腔復發包塊(直徑約3cm),伴下腹隱痛,呈墜脹感,勞累后加重。近2個月來疼痛轉為固定性刺痛,夜間尤甚,需服止痛藥緩解。近1周加重:下腹疼痛持續,放射至腰骶;口干多飲,日飲水約3000ml,尿頻量多;神疲乏力,動則氣促;納呆脘痞,偶有惡心;帶下量多色黃。舌暗紅邊有瘀斑,苔黃膩,脈沉澀。 【既往史】糖尿病史5年,平素口服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穩定(空腹波動于7-10 mmol/L)。 ![]() 張勝兵老師辨證施治 ▼ 辨證:四診參合 探求病本 王女士身體里的問題,根源在于之前雖然手術切除了病灶,但是沒能完全清除“病根”,癌細胞不斷地繁殖,現在又復發了,它們和體內的痰濕、瘀血攪和在一起,在小肚子里形成了一個硬塊。這個硬塊堵在那里,就像交通堵塞一樣,讓正常的氣血過不去,中醫說“不通則痛”,所以王女士的小腹會感到疼痛,而且位置固定、晚上更明顯。 她有糖尿病史,又加上腫瘤手術后一直沒有系統調養,非常消耗人的精氣神和身體的津液。所以會感覺特別累,沒力氣,動一下就喘,又總是口干想喝水,這就是身體的能量和水分都被大量消耗的表現。 另外,那些堵在一起的痰濕和淤血時間久了還會產熱,就像一堆垃圾會發酵發熱一樣,所以她的舌苔會又黃又膩,白帶也發黃,這些都是身體里有熱的跡象。 看她的舌象和脈象,舌頭發暗,且有紅邊、瘀斑,舌苔黃膩,她的脈搏沉澀,這些都是痰瘀互結,氣陰兩虛的表現。 治則:化痰祛瘀 益氣養陰 綜上所述:西醫診斷為卵巢癌術后復發,中醫診斷為癥瘕、消渴,證型為痰瘀互結,氣陰兩虛,應以化痰散結,活血化瘀,益氣養陰為治則,擬方為抵當湯合七味白術散加減。以下為我的開方: 浙貝母30g、炒芥子30g、黨參片10g、麩炒白術10g、茯苓15g、甘草片6g、制水蛭10g、土鱉蟲10g、燀桃仁10g、廣藿香10g、木香10g、葛根15g、鹽澤瀉20g、靈芝片10g、郁金10g、法半夏30g、醋青皮10g、牡蠣30g、海藻15g、昆布15g、煅浮海石15g、煅蛤殼15g、黃芪15g、鹽知母10g。共 10 帖,水煎服,每天三次,共10天。 方解:兩方化裁 祛邪扶正 抵當湯(制水蛭、土鱉蟲、煇桃仁): 水蛭、土鱉蟲、煇桃仁為抵當湯核心藥物,破血逐瘀之力強,針對患者血瘀之證,可消散盆腔包塊,緩解疼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輔助增強活血化瘀之效。 七味白術散(黨參片、麩炒白術、茯苓、甘草、木香、香、葛根)加減: 黨參片、麩炒白術、茯苓、甘草組成四君子湯,益氣健脾,改善患者神疲乏力、納呆脘痞等氣虛之癥,增強機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葛根能升津止渴,木香理氣,藿香化濁,共湊健脾益氣,滲濕止渴之功效。 其它: 鹽知母清熱生津止渴,針對患者口干多飲、消渴之癥,緩解陰虛燥熱之象;鹽澤瀉利水滲濕,可改善尿頻量多癥狀。 醋青皮和木香理氣和中,調理脾胃氣機,改善患者脘痞、惡心等不適;靈芝片、黃芪扶正固本;同時黃芪可益氣升陽,改善患者氣促癥狀。 浙貝母、炒芥子、法半夏化痰散結,牡蠣、海藻、昆布、煅浮海石、煅蛤殼軟堅散結,共奏化痰軟堅散結之功,以消散盆腔包塊。 ![]() 后記: 以上病案呈現出惡性腫瘤術后復發與基礎代謝疾病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其病機關鍵在于“痰瘀互結”形成有形包塊,阻滯氣血而引發劇痛;加之久病耗氣傷陰,又兼化熱,形成本虛標實、寒熱錯雜之證。在治療上,絕不能僅著眼于“攻瘤”或“止痛”,必須兼顧整體,在緩解癥狀的同時,重建人體內環境平衡。 看完本次病案,提醒各位讀者朋友們,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完全照搬文中的治療方案。身體如果有不適的一些癥狀,請盡快找醫生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下期病案預告: 【患者】陳某,女,43歲 【主訴】右乳癌術后2年余,發現頸部腫物伴情緒焦慮、夜寐不安1月。 ?【現病史?】患者2年前確診右乳浸潤性導管癌并行根治術,術后完成6周期輔助化療,定期復查未見復發。1月前自覺頸部左側觸及鴿蛋大小腫物,質韌固定,伴明顯情緒焦慮、易怒善太息。輔助檢查示:甲狀腺左葉結節(TI-RADS 3類,1.5×1.2cm),頸部CT見氣管輕度右偏,腫瘤標志物CA15-3輕度升高(28.6U/mL)。 【刻診】頸部腫物觸之礙手,按之不痛,口干口苦、夜間盜汗,入睡困難、多夢易醒,胃脘稍怕冷、食欲尚可,二便調。舌淡紅,苔白,舌體稍胖大,脈弦滑(左關尤甚)。 下期我們會講到關于乳腺癌的病案,您有什么問題需要了解?或者如果您是一名中醫會有怎樣的診療思路?歡迎參與我們的討論,如有其他問題也可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 END ![]() |
|
來自: 新用戶53215612 > 《張勝兵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