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曾經無人問津的小眾取景地正憑借短視頻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悄然實現逆襲,成為熱門打卡地。這一現象背后,是新傳播方式與旅游產業的創新碰撞,為旅游市場注入了全新活力。 短視頻平臺的崛起,為小眾取景地提供了展示的舞臺。以往,由于宣傳渠道有限,許多小眾景點即便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卻依舊“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短視頻以其直觀、生動、傳播迅速的特點,打破了信息壁壘。無論是絕美的自然風光,如貴州羊皮洞瀑布,因抖音探店達人李燕發布的視頻收獲1.5億次播放量,讓這處原本冷門的景點變得熱鬧非凡;還是特色的人文景觀,都能通過短視頻被精準推送至潛在游客眼前。一條精心拍攝的短視頻,配上富有感染力的文案與音樂,就能瞬間點燃網友對小眾取景地的向往之情,使其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旅游與短視頻的聯動,還催生出了新的旅游消費模式。過去,游客選擇旅游目的地多依賴傳統旅游攻略、旅行社推薦。現在,消費者在刷短視頻時被“種草”,隨即產生出行計劃,實現了“線上種草 - 線下消費”的高效轉化。以安徽白際鄉為例,當地對小眾景點進行系統梳理后拍攝原創抖音視頻,內容涵蓋自然風貌、歷史文化、游玩攻略等。這些視頻發布后引發廣泛關注,眾多網友點贊、評論并計劃前往旅游,切實推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同時,短視頻平臺還提供了便捷的旅游服務預訂功能,游客可以在觀看視頻后直接預訂門票、酒店等,進一步縮短了決策與消費的鏈條。 然而,小眾取景地在借助短視頻與旅游東風實現逆襲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部分景點在走紅后,因游客數量短時間內激增,出現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服務質量跟不上等問題,影響游客體驗;一些景點過度依賴短視頻帶來的流量,缺乏對自身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與可持續發展規劃,熱度難以持久。要實現長遠發展,小眾取景地需在提升硬件設施與服務水平的同時,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打造獨特的旅游IP ,實現從“網紅”到“長紅”的轉變。 短視頻與旅游的融合,為小眾取景地帶來了逆襲的機遇。在這個注意力經濟時代,誰能巧妙利用新媒介講好自己的故事,誰就能在旅游市場中搶占先機。未來,隨著5G技術的普及與短視頻內容的不斷創新,相信會有更多小眾取景地走進大眾視野,為游客帶來別樣的旅游體驗,也為旅游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增添新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