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含章延萬載,丹青煥彩照山河。'當代中國國畫畫壇彰顯活力迸發的新態勢,在傳承與突破的和鳴中譜寫時代新曲。老一輩畫家深研傳統筆墨真義,以山水精神、花鳥意趣承續千年畫脈;新生代創作者則積極突破題材局限,用當代生活視角、跨界藝術媒介轉譯東方意境。這種守正創新的創作態勢,正助力中國畫藝術持續拓展當代審美疆域,攜手繪就當代國畫的時代新圖景。 由權威門戶中國大型藝術網站,依據行業眾多專家等組成專業評審團,通過對各位入選畫家被社會大眾的關注度、各種數據評審和調研等形式,以及從畫家的繪畫藝術創新、藏家反應、市場動態、本人知名度、畫家品德等八大維度進行專業的數據篩選,分析,慎重洞察評選后,隆重推出中國畫壇著名國畫家2025年8月人氣指數排行榜重磅發布。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名列2025年8月排行榜前20位的國畫大家是:范曾、崔如琢、韓美林、吳悅石、朱祖國、史國良、賈又福、盧禹舜、馮遠、何家英、徐里、王明明、侯德昌、潘公凱、郭石夫、張立辰、王西京、何水法、霍春陽、陳家泠。 1、范曾 他以簡筆潑墨人物畫著稱,代表作《老子出關》《竹林七賢》等融合詩書畫三絕,倡導 “以詩為魂,以書為骨” 的美學理念,被譽為 “古典精神的復歸” 踐行者。 作為南開大學終身教授,他創立東方藝術系,出版《莊子顯靈記》《范曾詩稿》等 150 余部著作,在文史哲領域造詣深厚。歷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多元文化特別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國際奧委會主席獎杯等國際榮譽。其作品多次被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收藏,累計捐贈書畫價值超 60 億元,被譽為 “中國十大慈善家” 之一。87 歲高齡仍堅持創作,2025 年完成丈二匹巨制《萬古長青圖》,延續藝術生命的傳奇。 2、崔如琢 環顧當代畫壇,無論是崔如琢的山水畫還是花鳥畫,放在美術史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崔如琢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的繪畫有古代傳統,有近代師承,有個人獨創。 在繼承傳統上崔如琢廣師前人,從宋代的董源、郭熙,元代的吳鎮,明代的沈周、徐渭,到清代的八大、漸江、石濤,再到近代的大師吳昌碩、潘天壽、傅抱石、李苦禪,崔如琢都有臨習。 崔如琢不僅開創了一種中國畫的嶄新表現形式——積墨花鳥,也在黃賓虹、李可染積墨山水的基礎上發展了積墨法,并獨創了指墨積墨山水和指墨積墨花鳥。 3、韓美林 中國當代藝術界的標志性人物,集繪畫、雕塑、設計等多領域成就于一身。他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任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以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風格聞名。其代表作包括 2008 年吉祥物 “福娃”、生肖郵票系列及巨型城市雕塑《迎風長嘯》《丹鳳朝陽》等,作品兼具民族韻味與現代審美。他耗時 34 年創作的《天書》書法集,從甲骨、巖畫等古文字中提煉藝術符號,被譽為 “神鬼造化”。 韓美林的藝術生涯充滿傳奇色彩:早年歷經磨難仍堅持獄中創作,改革開放后成為首位在美國 21 城舉辦巡展的中國畫家。他的作品色彩熾烈、造型夸張,深受民間藝術啟發,如福娃設計中融入仰韶彩陶、敦煌壁畫元素。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和平藝術家” 與國際奧委會 “顧拜旦獎” 得主,他在杭州、北京等地建有四座藝術館,持續推動社會美育與國際文化交流。2025年,其 “美的森林” 藝術展在成都展出,以350余件作品呈現中華文明的當代重生。 4、吳悅石在當代文人畫傳統的承傳體系中,吳悅石先生及其創作的確是一座不可繞過的重鎮。無論是就其筆墨意象,還是所謂的精神氣格而言,吳先生在闡揚前人的同時,又更多地具有了屬于自己的個性范疇中的創造與發明。這也是他之所以成為當下傳統文人繪畫領域執牛耳者的重要原由。 吳先生于中國畫,舉凡山水、花鳥、人物諸科皆有建樹,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淀,優雅閑適的生活情趣以及樸質率真的個性人生,生發于筆墨間,躍然于紙面上。其作品的鮮活、個性、優雅,不僅成為“文人畫傳統”的空谷回響,更為當下觀念紛紜的畫壇,提供了一種參照。同時,也為當下中國畫的發展與前景,指明了一條敞亮的新途! 5、朱祖國 朱祖國,溪江畫派創始人,指墨畫領軍人物,擅長山水、鷹、雞等動物畫,其創作品獲世博金獎,朱祖國是繼潘天壽先生后又一位指墨畫大家,作品被泰王國紀拉空·吉滴耶恭親王、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俄羅斯圣彼得堡博物館、日本、英國、美國等私立美術館收藏。朱祖國童年在家鄉牧牛,以沙當紙以指作筆習畫,其創巨幅山水氣勢磅礴為世人贊嘆。尤喜畫動物,其畫牛與鷹既呆萌又氣勢逼人。畫雞靈動又有神,具濃厚鄉間氣息和獨特視覺沖擊力!朱祖國數十年游歷大江南北于深山大澤,獲靈感于自然,其作品瀟灑自由傳遞著一位藝術家悠遠心聲。其作品風格獨特、童趣盎然、具有生命力和藝術價值高被藏家追捧。其心境曠達、獨樹一幟與自創畫風將在中國畫壇影響深遠。 6、史國良 史國良,一個曾走入佛門的畫僧,以其獨特的視角站在佛門內外,審視著世間百態。史國良畫風以寫實手法為主,反映時代生活。功底扎實、筆墨厚重,以寫實傳神的生動筆觸,詮釋著各種人物純凈、善良、虔誠的內心世界,是中國人物畫壇寫實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史國良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由于他的天資和勤奮,在畫壇屢遇“貴人”。一眾大家都是他的老師,這其中有黃胄、蔣兆和、李可染、葉淺予、周思聰……他創作的一系列人物畫作品以高度寫實的技法,鮮活的筆墨趣味,受到了圈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7、賈又福當代著名山水畫家賈又福先生在汲取中華民族文化精髓(儒道釋三家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在繼承五代北宋以來山水畫精神,尤其是其恩師李可染先生“為祖國山河立傳”的基礎上,再加上他長期的繪畫創作實踐、觀照和認識,40多次深入太行山,通過對大山巨石的研究,使得山石這個審美意象與社會、歷史、人生、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聯系在一起,從而建構起了他的“以石觀化”論,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藝術發端,其筆墨向我們呈現出他個性化的藝術精神和藝術語言,實現了山水畫創作中繼承和創新的統一、法則和自由的統一、哲學和美學的統一,使得當代山水畫探索進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更富哲理化而又更具體化的階段。 8、盧禹舜作為一位“筆墨當隨時代”的參與者、實踐者和引領者,盧禹舜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卓越的藝術成就,贏得了廣泛的贊譽。新時代以來,盧禹舜將創作重心轉向主題性創作,圍繞“一帶一路”、脫貧攻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奧會、喜迎黨的二十大、長江、黃河等國家重大的決策部署、重要的時間節點和重大的歷史事件等展開,創作了“一帶一路·人類文明”“逍遙游”“山海經”“永遠的敦煌”以及《黃河安瀾 天下大穰》等一系列作品。除了藝術創作,盧禹舜還致力于美術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他曾任中國國畫院院長,大力推動中國畫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9、馮遠談及馮遠,其最為鮮明的標簽便是重大歷史題材和當代現實生活題材的人物畫創作。9年艱苦而迷惘的知青生活如同生命的烙印,為馮遠提供了豐沛的社會底層的人生體驗,也加深了他對歷史和人的理解,奠定了他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的創作態度,賦予了其作品熱情雄肆、深刻浩大的風格特征,以及獨特的中國精神氣象。 10、何家英何家英筆下的工筆人物總是讓人百看不厭,盡管歲月流逝,魅力猶存。那些沉靜優雅的少女形象,總有一種超然物外的高潔和涉世未深的真純。何家英開創出了一條既不失傳統又具有時代審美的現代工筆新路,以新經典的姿態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在美術圈備受追捧。 11、徐里徐里的創作,按他自己的歸類,可分為三大類別:一是西藏系列,早先的吉祥雪域和現在的藏密佛像;二是古絲綢之路系列;三是近年來的海外寫生系列。三十多年來,無論是“西藏”系列、“吉祥雪域”系列、“古絲綢之路”系列,還是“中國山水”系列,徐里始終在探尋中國油畫的中國元素和東方藝術神韻。在他的作品中,傳統繪畫所張揚的視覺沖擊力被融為一爐,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和理性與感性的統一,獨有的鮮明的藝術語言形成了境界高遠、色彩輝煌壯麗,畫面深沉優雅的藝術風格,讓人驚嘆不已。 12、王明明 在當代中國美術界,王明明這個名字,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在藝術的浩瀚天空中熠熠生輝。他以中國畫為主,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類皆精、齊頭并進。自五歲開始畫畫、臨習書法,書法與國畫共同構建成他的藝術生命。王明明的繪畫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表達。他的作品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他的作品也傳遞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懷之意。 13、侯德昌 侯德昌是繼傅抱石、關山月兩位藝術巨匠合作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大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后,給國家重要殿堂創作巨幅書畫作品數量眾多的藝術家;他主筆的巨幅國畫《幽燕金秋圖》,頻繁出現于央視每晚《新聞聯播》中,成為深深嵌入人民心中的國家名片; 侯老不僅是國畫大家,還是書法大家。畫家張仃說侯德昌始終像老農一樣勤懇耕耘,美術史家黃苗子如此贊譽侯德昌書法風格的形成:“他是工藝美術家,懂得藝術的裝飾性;同時他又是國畫家,懂得線條的變化運用;而他又從小喜愛書法,從渾厚而又富有魄力的顏體入手,上溯隸篆。他追求金石、國畫和書法結合的效果,形成富有時代感的當代書法。” 14、潘公凱潘公凱,國畫大師潘天壽的第二個兒子。潘公凱出生于藝術大家門第,自幼受到藝文蒙養,有著全面的稟賦。他不僅在美術史論研究方面造詣深厚,對中國畫理論與實踐也有深入的探索。繪畫上雖繼承了其父潘天壽的優良基因,但并不滿足于此。他用焦墨寫花鳥,用淡墨潤筆墨,強烈的黑白對比與溫潤的畫面氣息,營造出不同于其父的繪畫意境。 15、郭石夫以大寫意花鳥畫享譽畫壇,并兼擅山水、書法、篆刻、詩詞及西洋繪畫等,于戲曲上造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鳥畫,博綜集萃,淵源廣大、由近現代之吳昌碩、潘天壽、齊白石、朱屺瞻諸巨匠,追溯揚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陽,悉為己用,蔚為一家。其畫風沉雄樸厚,古雅剛正,磅礴而不染獷悍之習,灑脫而內具堅貞之質。凡一花片葉、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備極情態,而未嘗于“創新”的旗號下墮入流滑狂怪一格,實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領域樹立一代典范。 16、張立辰 在當代中國畫領域,張立辰先生是寫意的旗幟,是大寫意花鳥畫的領軍,也是重建中國畫傳承體系卓有收效的師表。張立辰還是一位杰出的美術教育家,他在中央美術學院執教鞭和主持中國畫系教學多年,為改進和完善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的教學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在難度最大的大寫意花鳥畫的創作中,表現了前人所沒有的飽滿精神和充沛感情,實現了傳統筆墨意境向現代筆墨構成的轉化。在有效強化大寫意花鳥畫視覺能力的同時,賦予了大寫意花鳥畫以高亢昂揚又饒于生趣的內在精神,從而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大寫意花鳥畫推向了一個新的境地。 17、王西京 在當代中國藝術舞臺上,王西京以其獨特的大氣磅礴與酣暢淋漓的傳統水墨人物畫風格嶄露頭角。他的作品豐富多樣,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極具個性的藝術視角。 王西京的藝術造詣不僅扎根于傳統,更注入了個人風格。他的畫作囊括了風雅無邊的文人墨客、慷慨就義的戊戌六君子、富態雍容的貴妃簪花、飄逸多姿的侍女,甚至有親切的政治人物與絢麗的少數民族形象。畫布上的每一根線條和每一筆墨,均蘊含著深刻的情感,這種藝術感染力深深吸引了觀眾。 18、何水法 何水法的繪畫藝術風格獨具特色,他的工筆花鳥畫作品結構嚴謹,用筆圓潤自如,設色典雅秀逸。他對兩宋的花鳥畫作過精深的研究,在繪畫技巧和藝術表現上深受宋畫的影響。同時,他又對青藤、八大等明清時期的寫意畫派有著獨到的理解和領悟,因此所作寫意花鳥氣旺神暢,筆墨華滋,渾然天成。 何水法的藝術風格融合了東西方的繪畫元素,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又具有現代審美意識的高度,是中國畫壇上的一朵璀璨的明珠。他的作品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高超的繪畫技藝,為世界藝術史冊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霍春陽 花鳥畫從古至今一直深受大家喜愛,而提起花鳥畫就不能繞過津派花鳥,在天津出過數不清的花鳥大家,而現代津派花鳥就一定要提到霍春陽先生。 其實資深的藏家朋友對于霍春陽畫家一定是耳熟能詳,其筆下的花鳥畫因情景淡雅的畫風受到了眾多粉絲的追捧,以及畫壇人士的肯定與夸獎,他筆下的鳥也被冠以“霍家鳥”的美譽,可見霍春陽在中國當代畫壇的影響力。 多年以來,霍春陽一直致力于傳統寫意花鳥畫的創作,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畫壇百杰”之一,對于傳統,霍春陽相當之看重,對比現在很多執著于創新的觀念,他認為無論是創新還是創作都不能離開傳統這個根本,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再去通過實踐增加新的領悟。 20、陳家泠陳家泠最初學習的是人物畫,八十年代開始吸收中國古代壁畫和外國水彩的技法,且經過了反復的研究和實踐,創造出了具有中國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現主義特點的現代國畫新流派。 陳家泠筆下,他的線條、色塊、墨法、氣韻能夠自動轉換到任何畫面中去,卻又自成語言,以獨特的“泠風格”藝術造詣吸引觀眾挑剔的眼睛。作為老一輩接受典型傳統教育的出色畫家,值得敬佩的地方就是他的大氣包容,思想、激情、情義、膽魄、體力、智慧合于一身,他的革新中國畫是當代畫壇頗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