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大象天下往,行于道身心康。 執大象,天下往。行于道,身心康。德然養生薦讀——【每天一句道德經】執大象,天下往 轉清為 “執大象,天下往”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五章。 一、 詞句釋義執:堅守、持守。大象:“大”指廣大、根本;“象”在此并非指動物,而是指“道”的顯現、規律或法則。“大象這個象指的就是大道”。因此,“執大象”就是堅守大道、遵循宇宙的根本規律。天下往:“往”是歸附、向往的意思。整句意為,天下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歸附于他。 二、 核心內涵這句話揭示了“無為而治”和“德行感召”的至高境界。行為與自性相應,自然感召人心:當一個人的行為與“自性”(即“道”)相應時,他內在的德行會自然流露。這種德行如同磁石,能感動和吸引周圍的人。這被稱為“自行化他”或“正己化人”。你不需要刻意去宣傳或拉攏,只要自身德行圓滿,人們自然會受到感召而靠攏。“有德此有人”:這與《大學》中的“故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完全相通。“執大象,天下往”就是“有德此有人”的體現。這里的“人”并非指具體的人,而是指人氣、影響力和追隨者。一個人有了德行,自然會有人氣,天下人自然會歸附。 如北辰,眾星拱之:《論語》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一個堅守大道的領導者,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守其位,無需作為,天下的星辰(百姓)自然會圍繞它運轉。這正是“執大象,天下往”的生動寫照。 王道的體現:這種境界是“王道”的體現。與依靠武力、權謀的“霸道”不同,“王道”是通過推行仁政、讓百姓安居樂業(“安平泰”)來贏得民心。當百姓在你的治理下能“吃得飽穿的暖”,自然會“安平泰”,從而心甘情愿地歸附。 三、 “執大象”實踐方法斷掉六塵執著:不被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欲望所牽引。比如“藥店”,應抱持“但愿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的悲憫之心,而非只想著賺錢。功成而不居:幫助萬物成長,成就功業,但不以此為傲,不主宰萬物(“不為主”)。這種“不自為大”的謙卑,恰恰能成就其偉大(“故能成其大”)。心不動:保持內心的清凈與安定,不被外界的順境或逆境所動搖。“心不動就是入道之門”,只有心不動,才能與“道”相應。總結“執大象,天下往”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或修行者,不必用強力去爭取或控制,而應專注于自身德行的修養,堅守宇宙的根本大道。當他的行為與“道”完全相應,內心清凈無我,利益眾生時,他的德行之光自然會感召天下人。人們會像星辰環繞北極星一樣,自發地歸附于他,形成一種和諧、安寧(“安平泰”)的秩序。這是一種超越權謀、發自本心的最高領導藝術和生命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