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檢查出結節的人很多,大多數為肺結節,腸息肉;甲狀腺結節,乳房結節,子宮肌瘤等,總結為兩個系列,一個是肺系列(肺與大腸相表里),一個事肝系列(肝與膽相表里); 但是還有一層關系,肝別通與大腸,膽與心別通,肺與膀胱別通。另外五行相生相克的基礎關系,木火邢金,金克木。 所以很多情況都解釋的通了,為什么會出現肝系列結節,肺系列結節。一個是原生位置,一個是表里位置,一個相克位置,一個是別通位置。外因與內因相結合,具體體質具體分析。 以下是針對肺結節的處方: 一、經方處方 1澤漆湯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里說澤漆湯“治水飲內停”,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張治療陰實的方,水為陰,痰濕水飲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有形的物質,合起來叫陰實。 ![]() 下面我們把方子寫出來: 半夏10克,紫參10克,澤漆6克,生姜6克,白前10克,甘草6克,黃芩6克,人參6克,桂枝6克 澤漆這味藥,中醫說它可以逐水,逐有追逐的意思,可以快速的跑起來,所以和利水、行水比起來,逐水的力量就更迅猛了。 痰濕交結在一起,藏在很深的地方,澤漆可以鉆進去,再加上它本身就有散結的作用,首當其沖把結節破開,把里面包裹著的痰濕毫不客氣地掃出去。 澤漆一味藥的力量還不夠,又找來了半夏,半夏也是化痰能手。 紫參,名字里帶一個參字,大多數人會把它和人參劃到一起,實際上紫參不是參,而是一種活血藥,也叫石見穿。 2厚樸麻黃湯 厚樸麻黃湯使用在肺結節首先是王三虎老師,一般配合海白冬合湯合方加減使用,但也不可以拘泥。 什么時候合方,什么時候不合,這個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厚樸麻黃湯的癥狀有,咳嗽兼脈浮,說明有表癥。仲景的干姜細辛五味子止咳,麻黃杏仁針對表癥,厚樸兼通大腸。 所以有表則要先去表,或者表里合用,如果沒有表證,那么可單用海白冬合湯。 王三虎老師提出“肺癌可從肺痿論治”的觀點,而張仲景《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中“咳而脈浮者,厚樸麻黃湯主之”,就是針對肺痿初期的條文,用來治療肺結節。 ![]() 厚樸麻黃湯參考用量 厚樸15g、麻黃10g、半夏12g、五味子12g、細辛3g、干姜10g、杏仁15g、石膏50g、小麥20g。 附:海白冬合湯 組成:海浮石30克,麥門冬15克,百合12克,白英30克,人參10克,生地20克,瓜蔞15克,半夏12克,元參12克,鱉甲20克,穿山甲10克,靈芝1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化痰散結,益氣養陰。 主治:痰濁泛肺、氣陰兩虛型肺癌,以咳嗽、胸悶、胸痛、氣短、乏力、口干等為主癥。 方解:海浮石化痰散結和人參氣陰雙補共為君藥,麥冬、百合、生地助人參滋陰潤肺,瓜蔞、半夏助海浮石化痰散結,故為臣藥,穿山甲、鱉甲軟堅散結,白英清肺解毒,靈芝止咳平喘乃為佐藥,甘草既止咳化痰、調和諸藥為使,組成了益氣養陰、化痰散結的肺癌專用方,符合肺癌氣陰兩虛、痰濁犯肺的基本病機。 王三虎老師在實際臨床過程中,總結出了海白冬合湯作為肺癌70%證型的處方,其中海浮石幾乎是神來之筆,海浮石實為輕輕上浮的石,用于化解肺中頑痰,非它莫屬。麥冬、百合就暗和了張仲景關于肺痿津液虧虛,肺失濡潤的病機。我們在實際運用中,厚樸麻黃湯、海白冬合湯相須為用,但是思路方法非常重要。(王三虎公眾號) 二、時方處方 1張錫純先生的《十全育真湯》 黨參15g,生黃芪15g,懷山藥15g,知母15g,玄參15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丹參9g,三棱10g,莪術10g。 首先,要把肺里的結節散開,有生龍骨+生牡蠣來散結,這是沖散郁堵能量最為關鍵的2味藥。龍骨和牡蠣,不止是散結,還是化痰高手,張錫純最喜歡用它們來治痰。 然后,用三棱+莪術+丹參來理氣活血,這是疏通能量的藥對。結節的本質,其實就是能量郁堵,是什么郁堵了呢?本質上還是氣血郁堵,所以,張錫純先生用三棱+莪術+丹參來疏通肺臟的氣血。 前面這2組藥對,把郁堵的能量沖散,把能量疏通了,肺里的結節被沖散,可以從體內排出去了。但是呢,千萬不能忘了扶正,接下來,張錫純先生用了5個補充能量的藥對來扶正氣。 黃芪+知母,是張錫純先生最喜歡用的藥對;再加上黨參+玄參+山藥,來為脾肺補充能量,補充正氣才能更好地驅趕邪氣。 其實,這個方子不止是治肺結節,大多數肺部病癥,都是這個方子的治療范圍。(赤腳說) 2與十全育真湯類似的處方 常兆友處方:人參10克,黃芪2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三棱10克,文術10克,丹參10克,半夏10克,牡蠣30克,甘草10克。 一天一劑,一劑喝三頓(一天半),水煎、早晚服。忌煙酒辛辣。(此方來自常兆友安徽淮南名醫) 國醫大師鄧鐵濤有一張不錯的治療結節驗方,方藥如下: 黨參、生黃芪、懷山藥、生龍骨、玄參、知母,生牡蠣各15克、丹參9克、三棱、莪術各10克、 張士舜治療結節病的驗方如下:組成:王不留30g,白英20g,牡蠣15g(先煎30分鐘),三棱10g,莪術10g,白芥子10g,醋北柴胡10g,黃芪10g,炙甘草5g。 功效:消痰化瘀、軟堅散結、補肺益腎。 主治:結節病。廣泛應用于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等。 方解:方中王不留為君,活血通經,是消結節的主藥。張士舜認為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均為腺體的增生,臨證亦常用白英治療因腺體增生引起的各種良惡性腫瘤,頗有良效。 此方白英與王不留共為君藥;牡蠣、三棱、莪術軟堅散結;白芥子消皮里膜外之痰;“百病生于氣”,佐以醋柴胡疏肝理氣,黃芪補氣扶正;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配合,共奏消痰化瘀、軟堅散結、補肺益腎的功效。 在臨床上,治療痰濕較重者應加強理氣化痰之力,如清半夏、紫菀、陳皮等;瘀血較重者,加強活血化瘀之力,如川芎、赤芍等;氣滯明顯者,加大醋柴胡用量,加郁金、香附、佛手、香櫞等。 張士舜根據“三辨論治”中的辨病位論治,肺結節可加入肺形草;乳腺結節加入蜂房、路路通;甲狀腺結節加入夏枯草,以引藥入相應的病灶。 3.徐經世分型論治肺結節 a痰郁:痰濁壅塞,肺失清肅 癥狀:咳嗽胸悶,痰濁黏稠,舌苔滑膩,舌質暗淡,脈象弦滑等。治法:清肅痰濁,通絡散結。 方藥:竹茹10克,枳殼15克,橘絡2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浙貝母10克,瓜蔞皮12克,遠志10克,郁金15克,三七粉6克(沖服),皂角刺10克,生藕節10克,荸薺5枚,甘草5克。 方解:本方以甘桔湯、溫膽湯、貝母瓜蔞散三方加減組合而成,具有清肺潤燥,化痰通絡,開郁散結的功效。方中三七、皂角刺、藕節等是徐經世臨床用于散結的常用藥,他認為中等劑量的三七(6克左右)活血散瘀,皂角刺拔毒祛風,生藕節解熱毒、消瘀血,三藥合用,力專散瘀解毒以散結。 b氣郁:肝郁不達,氣機逆亂 癥狀:胸脅不適,間斷干咳,情緒煩躁,女性月事失常,大便時秘,口舌干苦,舌紅苔薄,脈弦等癥。治法:條達木郁,活血散結。 方藥:炒梔子10克,淡豆豉15克,香附20克,川芎10克,郁金15克,神曲10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10克,枳實15克,生藕節10克,竹茹10克。 方解:方中有梔子豉湯清熱除煩,宣發郁熱,對于合并心煩懊惱者尤佳;有越鞠丸加減開木郁,郁解則氣機得暢,諸癥即可順應轉安。 c本虛標實貫穿疾病全程 肺居于上,為五臟之華蓋,是保護人體健康的門戶。肺為嬌臟,一旦發生病理變化,易發轉變,本虛標實是肺結節病程中的常態,需要用標本兼施的方法予以調治。治法:益氣養陰,固本培元,清肅肺氣,活血散結。 方藥:生黃芪30克,仙鶴草20克,山藥20克,麥冬15克,桔梗10克,旱蓮草15克,熟女貞15克,橘絡20克,遠志10克,郁金15克,三七粉6克(沖服),皂角刺10克,生藕節10克,竹茹10克,貓爪草15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甘草5克。 方解:本方補虛固本,清上補下,活血散結。本方可打粉做丸或壓制成片徐服,緩以圖之。 三、外治方法,艾灸 肺里有結節,首先就要治肺,可以選用俞募治療原則,取穴:肺俞穴+中府穴。 ![]() 四、食療方法,多吃芋頭。 在中藥里,天南星科的中藥都有化痰散結的功效,對肺結節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半夏,天南星等,都是這一類。 芋頭也是天南星科的,也有一定的化痰散結作用,所以呢,不用吃半夏,天南星這些有毒的,多吃芋頭就可以了。 因為是食療個人覺得至少三個月-六個月。 五、有一味專治結節的草—貓爪草,用它煮水喝,對改善全身的結節都有一定作用。 貓爪草是專治結節的草藥,民間中醫用的多,一味單方,氣死名醫。 |
|
來自: 新用戶5616Y0eR > 《肺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