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程萬立2025-09-02 18:11山東 劉湘,這位人物在民國時期的四川可謂舉足輕重。彼時的四川遠較多數人想象的復雜,軍閥割據局面混亂不堪。省內勢力主要分為保定軍校出身派和本地陸軍速成學校派,幾大集團反復征戰。劉湘憑借手腕,先后制服了楊森、袁祖銘以及劉文輝,最終掌控四川,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一支力量。 ![]()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戰爭抗日全面開啟。劉湘在白崇禧赴南京后也隨之前往,在高級軍事會議上,他公開允諾四川能向前線提供三十萬兵力、五百萬壯丁以及巨量糧食。結果顯示,劉湘的承諾并非虛言。他如此積極投入抗戰,然而為何在不到幾個月后卻驟然離世?這一謎團至今讓人疑惑。 在抗戰爆發前夕,蔣介石命何應欽前往四川整頓軍隊,試圖推進川軍的國軍化改革。顯而易見,這項整軍措施在當時確實有必要。盡管名義上全國已實現統一,地方實權依然把持在軍閥手中,他們操控軍隊與財政,劣習遍布。政府若能順利推行整軍,無疑能增強對四川的實際掌控,但同時也意味著川中軍閥的利益和地位遭受削弱。劉湘對此心存顧慮,一方面不愿失去權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響應中央的命令。因此,他選擇與何應欽合作整軍。 ![]() 局勢驟變。盧溝橋事變爆發,蔣介石旋即召回何應欽,劉湘本以為整軍可暫時擱置,結果蔣介石表態改革仍要繼續,劉湘的動搖與不安更深了。隨后的日軍進攻,使南京陷入危險。1937年11月,蔣介石決定遷都四川。在過去,如果整軍只是令劉湘屈居人下,四川仍在他掌控之下。如今,中央政府可能直接移入四川,這對劉湘來說,等同于其割據地位徹底喪失。他的疑慮從猶豫轉為焦慮。絕望間,劉湘注意到亦不得志的韓復榘兩人一拍即合,暗中謀劃對抗中央。 韓復榘當時正擔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同時分管第五戰區。為了保全部隊,他在山東防御戰中屢屢撤退,屢次違抗李宗仁的直接命令,使徐州暴露于敵軍威脅之下。面對如此違令,按理應重罰,但韓復榘手握重兵,蔣介石未敢輕舉妄動。事態隨南京失守而變,蔣介石通過軍統部門截獲了韓復榘與劉湘往來的密電。信中透露韓復榘意圖率軍轉向陜西漢中,暗助劉湘隔離蔣介石對四川的控制,甚至不惜與日本和談,必要時偷襲武漢,生擒蔣介石。如此叛變計劃若不及時處置,將直接動搖中央對全國眾多師旅的管理。蔣介石以戰區會議為名,將韓復榘騙至武漢,隨即處決。劉湘彼時因病留在武漢治療。韓復榘遇害僅三天后,劉湘便被送入醫院太平間,其死亡成因始終莫衷一是。 ![]() 關于劉湘的去世,歷史流傳兩種主說。一種傳聞是何應欽到醫院宣告其職務由陳誠接替,并透露韓復榘被捕消息,令劉湘受驚致死;另一種說法則認為他遭軍統特務毒殺。無論外界如何推測,他的死亡都不是自然結果。劉湘的死因之外,其與唐生智的關系也留下謎團。多年后,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回憶被迫守衛南京,期間曾與劉湘交流劉湘似乎洞察唐的苦衷。但僅兩月后劉湘殞命,流言未有證據,難定真假。 劉湘身后,四川省主席一職成為眾多軍閥競逐的目標。蔣介石最初任命親信張群,四川將領集體反對,局勢動蕩。蔣介石隨后退讓,讓王陵基暫任省主席,但因王威望有限,實則主力仍在抗日前線。繼而王贊緒上任,又遭新一輪抵制。事態難以平息之下,蔣介石干脆親自兼職四川省主席,局面才得以穩定。因此,劉湘的突然去世實際上也為蔣本人帶來了諸多不便與煩惱。 ![]() 盡管劉湘生平留下許多疑團,但他臨終前的誓言卻為四川軍隊注入了不屈的精神力量:“抗戰到底,始終不渝。敵寇一日不離中國疆土,川軍一日不還故鄉!”川軍每次出征抗日,皆以此作為信念。劉湘的影響,直至今日,依然不容忽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