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秋雨愁煞人"—— 當秋瑾在紹興軒亭口留下這句絕筆時,世人多將其視作烈士的千古遺響,卻鮮知這實則是她對清代隱士陶宗亮詩句的化用。 陶宗亮筆下的蕭瑟秋意,原是清代文人在文字獄陰影下的無奈悲歌,卻被秋瑾賦予了革命先驅的慷慨氣節。 作為東晉陶淵明的后裔,陶宗亮自名 "宗亮" 以追慕先祖,隱居于太倉婁江支流的桃源涇畔,以詩畫自娛卻難掩孤憤。 清朝古人隱士居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眾多有識之士不滿清朝文字獄,這些隱于野的隱士大多節高品潔,鄙視流俗, 但是雖有志向難圖大志,其一首《秋暮遣懷》倒是煞有人生至理。 ![]() 《秋暮遣懷》 陶宗亮〔清代〕 人生天地一葉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為春草新,蒼顏難換朱顏好。 籬前黃菊未花開,寂寞清樽冷懷抱。 秋雨秋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 出門拔劍壯盤游,霜華拂處塵氛掃。 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風波豈能保。 不如歸去臥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討。 這首詩的大意是: 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一片浮萍,為了名利而忙碌奔波,如同那在秋天里搖曳的三秋草。 秋天的草到了春天還能重新煥發生機變成春草,可人衰老的容顏卻再也無法變回年輕時紅潤美好的模樣。 籬笆前的黃菊還沒有綻放花朵,我獨自拿著酒杯,心中滿是寂寞與冷清。 秋雨淅淅瀝瀝,秋風呼呼作響,這愁緒簡直要把我折磨死,寒冷的夜晚我獨自坐著,心就像被搗碎了一樣痛苦。 我拔出劍來,壯著膽子出門去盡情游玩,劍上拂過的霜花仿佛把塵世的紛擾都一掃而空。 早晨我還能登上五岳這樣的名山,傍晚就能游遍廣闊天地(這里用夸張手法),可這人世間的風波變幻,誰能保證自己一直平安呢? 倒不如歸隱山林,在酒糟堆成的小山旁醉生夢死,老死在長滿蓬蒿的地方,從事一些清幽的探索研究。 ![]() 從這首詩中可以體察一個隱于野的舊時代知識分子節高品潔,鄙視流俗,不滿現實,因有所追求,而宏圖難展,壯志未酬的怨憤情懷。 開篇兩句以浮萍和秋草為喻,形象地描繪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和追逐名利的徒勞無功。 “秋草”兩句通過對比秋草與春草、蒼顏與朱顏,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無奈和惋惜。 “籬前黃菊”兩句,借黃菊未開之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冷清,以及借酒消愁卻愁更愁的無奈。 “秋雨秋風”兩句進一步描繪了詩人在秋雨秋風中的愁緒和寒宵獨坐的痛苦心情。 “出門拔劍”兩句寫詩人試圖通過出游來排解內心的愁緒,表現出一種豪情壯志, 但隨即“朝凌五岳”兩句又回到了現實的無奈,人世間的風波變幻莫測,難以保障平安。 結尾兩句詩人表達了歸隱山林、過一種閑適生活的愿望,老死在蓬蒿之間,從事幽靜的探索或研究,不再為世間的名利所累。 這首詩語言簡淡,曉暢自然,而借物寄情,委婉深沉,有性情,見本色,絕無工巧悅人者的斧鑿痕跡,正合此評說。 【聲明】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立即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