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體檢中,不少人被查出患有中度脂肪肝,這一結果往往令人擔憂。 當肝臟內脂肪含量達10%-25%時,便被定義為中度脂肪肝。 它不僅影響肝臟正常功能,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如肝硬化、肝纖維化,甚至少數會發展為肝細胞癌。 除了調整飲食、加強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外,合理選用中成藥輔助治療,也能在保肝、降脂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下面為您介紹10種常用于中度脂肪肝調理的中成藥。 1、護肝片 功效:疏肝理氣,健脾消食。 作用機制: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茵陳、板藍根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能降低轉氨酶,保護肝細胞;豬膽粉、綠豆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可調節肝臟代謝功能,輔助減輕肝臟負擔,改善脂肪肝引起的消化不適,如食欲減退、惡心噯氣、腹脹等,適用于脂肪肝伴輕度肝損傷、屬肝郁氣滯證者。 2、血脂康膠囊 功效:化濁降脂,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作用機制:主要成分紅曲含有他汀類物質,能抑制膽固醇合成、促進脂質代謝,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黏稠度,減少脂肪在肝臟的沉積。對于中度脂肪肝伴有血脂異常者,可有效調節血脂,減輕肝臟脂肪浸潤。 3、逍遙丸 功效:疏肝健脾,養血調經。 作用機制:通過柴胡疏肝解郁,白芍養血柔肝,當歸補血活血,白術、茯苓健脾益氣,調節肝臟的疏泄功能,改善因肝氣不舒導致的脅肋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等癥狀,適用于肝郁脾虛型中度脂肪肝患者,幫助調節情緒相關的代謝紊亂。 4、強肝膠囊 功效:清熱利濕,補脾養血,益氣解郁。 作用機制:茵陳、板藍根、秦艽清熱利濕;當歸、白芍、地黃、黃精等養血滋陰;黃芪、黨參益氣扶正;丹參、郁金活血化瘀。全方共奏改善肝臟血液循環、促進肝細胞修復和再生、增強肝臟功能之效,可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及脂肪肝的輔助治療。 5、茵梔黃顆粒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作用機制:茵陳為君藥,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金銀花加強清熱解毒之力。能促進膽紅素代謝,改善肝功能,緩解因脂肪肝導致的肝功能異常,尤其適用于有黃疸癥狀的患者。 6、水飛薊賓膠囊 功效:清熱解毒,疏肝利膽。 作用機制:主要成分水飛薊賓可穩定肝細胞膜,保護肝細胞的酶系統,清除肝細胞內的活性氧自由基,從而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促進肝細胞修復,減輕肝臟脂肪浸潤。適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屬濕熱蘊結證,表現為肝區隱痛、腹脹、乏力、口苦、尿黃,肝功能(ALT、AST)輕度升高者。 7、復方益肝靈片 功效:益肝滋腎,解毒祛濕。 作用機制:水飛薊素能保護肝細胞膜,改善肝功能;五味子滋腎生津、益氣斂陰。二者合用,可滋補肝腎之陰、清除肝臟毒素,改善肝細胞代謝,減輕脂肪堆積,適用于脂肪肝屬肝腎陰虛證,表現為肝區隱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干咽燥、失眠多夢,肝功能輕度異常者。 8、三七脂肝丸 功效:健脾化濁,祛痰軟堅。 作用機制:三七活血化瘀;莪術行氣破血;云山楂、澤瀉、荷葉化濁降脂;白芍養血柔肝;白術健脾益氣;菟絲子補腎益精;青皮疏肝破氣。全方針對肝郁脾虛型脂肪肝,調節脾胃運化,化痰濁、散瘀結,減少肝臟脂肪沉積。 9、大黃利膽膠囊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退黃。 作用機制:大黃清熱瀉火、解毒逐瘀;手掌參補腎益精、理氣止痛;余甘子清熱涼血、消食健胃??捎糜诟文憹駸崴碌拿{痛、口苦、食欲不振等癥,對膽囊炎、脂肪肝見上述證候者有一定療效,通過清熱利濕減輕肝臟負擔。 10、肝爽顆粒 功效:疏肝健脾,消熱散瘀,保肝護肝。 作用機制:柴胡、枳殼疏肝理氣;白芍養血柔肝;當歸、丹參活血化瘀;白術、茯苓健脾益氣;虎杖、夏枯草清熱散結。適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可改善肝臟氣血運行,調節肝臟功能,減輕肝臟炎癥反應。 ![]() 在線中之醫 弘揚中醫文化,維護全民健康。倡導科學養生,探討疑難問題。 85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