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恒通在線提示:《蒙(méng)求》是唐朝李翰(hàn)編著的以介紹掌故和各科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兒童識字課本。全書都用四言韻文,每四個字是一個主謂結構的短句,上下兩句成為對偶,各講一個掌故,總計2484字。 【原文】端康相代①,亮陟②隔坐。 【注釋】①端康相代:端康,分別指東漢官員韋端和韋康父子。 相代,職位的延續繼承。 ②亮陟:分別指三國時期吳國官員紀亮和兒子紀陟。 【譯文】韋端官職升遷,留下的職位由兒子韋康替補;紀亮和兒子紀陟同朝為官,一起朝會的時候常常隔開簾子相坐。 【典故】端康相代:典故出自于《三輔決錄》。 東漢末年,韋端和韋康父子兩人都是朝中官員,后來涼州刺史韋端被朝廷升遷為太仆,而接替他的則是兒子韋康,父子倆都先后坐上了涼州刺史的職位,當時的人們對此都感到十分驚異,認為這是韋家極其光榮的事情。 亮陟隔坐:典故出自于《吳錄》。 三國時期,吳國的皇帝孫休在位時,擔任尚書令一職的是紀亮,紀亮的兒子紀陟當時擔任的則是中書令,兩人都是皇帝身邊重要的臣子。每逢皇帝舉行朝會時,孫休就下令讓人在紀亮和紀陟之間放置一道屏風,將兩人隔離,并通過這種方式來表示這一對父子雖然都是朝中重臣,但是在尊卑上還是有區別的。 【賞析】韋端和韋康父子、紀亮和紀陟父子,這兩對父子都曾同朝為官而受到眾人的矚目和尊敬。生活中“子承父業”的事情也屢見不鮮,換言之,濃厚的家學淵源也更容易讓子女成才,因此人們應當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原文】趙倫鹠( liú )怪①,梁孝②牛禍。 【注釋】①趙倫鹠怪:趙倫,即司馬倫。字子彝,晉宣帝司馬懿第九子,西晉王族。 鹠,傳說中的鳥類,考證為鴟鸮的一種。 ②梁孝:梁孝王劉武,漢文帝劉恒嫡次子,西漢王族。 【譯文】趙王司馬倫捕捉到一只奇怪的大鳥,最終死在戰亂之中;梁孝王劉武收到一只別人進獻的奇怪大牛,最后卻身染重病死亡。 【典故】趙倫鹠怪:典故出自于《晉書·趙王司馬倫傳》。 西晉時期,趙王司馬倫陰謀篡權。有一次,他在自己的王宮之內捕捉到一只外形奇怪的鳥兒,詢問身邊的人,大家都不知道這只鳥兒叫什么名字。 這時候,忽然在王宮的西邊出現了一名衣著白衣的小孩,這個小孩告訴司馬倫,說這只鳥兒名叫“服劉鳥”。司馬倫感覺非常奇怪,于是下令將這名小孩和鳥兒一起關在監獄里面。 但是更為奇怪的是,第二天司馬倫再去提審對方時,卻發現小孩和鳥兒早已無影無蹤了。司馬倫的眼睛上長有一個小肉瘤,因此人們就猜測鳥兒之所以叫作“服劉鳥”,其實就是代表著鎮服司馬倫的意思。不久后司馬倫的皇位被他人推翻,司馬倫死于動亂之中,妻子兒女也被亂兵殺死。 梁孝牛禍:典故出自于《漢書·五行志》。 梁孝王劉武是漢景帝時期的一名皇族,有一次,他率領隨從前往他的封地打獵,途中有人進獻給劉武一只長相奇怪的大牛,這只大牛的腳竟長在牛背上。劉武看到后心中極為不爽,認為這只牛奇奇怪怪的樣子,其實是上天對自己的一種警示。果真到了這一年六月份,劉武無意中患上一種難以醫治的熱病,短短六年就奪取了劉武的性命。 【賞析】司馬倫和劉武的人生軌跡有相同之處,都是看到奇怪的生物而遭受了悲慘的命運,表面上看好似這些奇怪的生物非常神奇,其實從深層次看,是兩人心里有鬼,在心理暗示下,將這種擔憂放大罷了,最后都死于非命。 |
|
來自: 昵稱503199 > 《蒙求解讀+一筆寫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