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有萬般模樣,是暑氣散盡,秋澄萬景清;是西風送爽,落葉滿長安;是秋月皎潔,折香思故人。 秋天也有很多名字,或寫實或寫意,今天分享10首詩詞,看看詩人筆下的秋天有多少名字。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金天:秋天的別名,秋季于五行屬金,故稱“金秋”、“金天”或“金素”。 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 唐·李白 霜凋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寥寥金天廓,婉婉綠紅潛。 胡燕別主人,雙雙語前檐。 三飛四回顧,欲去復相瞻。 豈不戀華屋,終然謝珠簾。 我不及此鳥,遠行歲已淹。 寄書道中嘆,淚下不能緘。 秋風蕭瑟,遍地寒霜,樹木凋零,寒氣逼人。秋天寥廓,紅謝綠潛,萬物蟄藏。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二十二 唐·陳子昂 微霜知歲晏,斧柯始青青。 況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蕩潏,孤鱗安得寧。 更何況正值金秋傍晚,一層薄薄的寒霜滋潤著大地百花。 2.素秋:秋天的代稱。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 清商怨 宋·歐陽修 關河愁思望處滿。漸素秋向晚。 雁過南云,行人回淚眼。 雙鸞衾裯悔展。 夜又永、枕孤人遠。 夢未成歸,梅花聞塞管。 舉目望去關河愁緒彌漫,漸入深秋,暮色降臨。 和郭主簿·其二 魏晉·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整個春天風調雨順,入秋后秋風清涼。露珠凝聚沒有云氣,天高氣爽風景澄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3.西陸:秋天。司馬彪《續漢書》:“日行西陸謂之秋。”西陸本為星宿名,指昴宿。 感遇二首·其一(節選) 唐·柳宗元 西陸動涼氣,驚烏號北林。 棲息豈殊性,集枯安可任。 鴻鵠去不返,勾吳阻且深。 徒嗟日沈湎,丸鼓騖奇音。 東海久搖蕩,南風已骎骎。 秋天刮起了涼風,受驚的烏鴉在北面的樹林里叫個不停。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深秋時節寒蟬叫個不停,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了遠方。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4.白藏:指秋天。秋于五色為白,序屬歸藏。《爾雅》曰:四時和為玉燭。又曰: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 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看到老鷹開始狩獵,漸漸覺得秋天真的要來了。 十月奉教作 唐·李嶠 白藏初送節,玄律始迎冬。 林枯黃葉盡,水耗綠池空。 霜待臨庭月,寒隨入牖風。 別有歡娛地,歌舞應絲桐。 秋天剛剛結束,又要迎接冬天的到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5.西顥:秋天。古人以東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西代表秋。古人稱西方為顥天。《呂樂春秋·有始》:“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昂、畢。西方八月建酉,金之中也,金色白,故曰顥天。” 初秋夜坐贈吳武陵 唐·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 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 相思豈云遠,即席莫與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顥,泛滟凌長空。 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 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清越的商音曲調在秋天的天空中飛揚激蕩,猶如閃動的浮光映射到蒼穹。 秋興(節選) 宋·宋祁 西顥肅涼氛,天宇正岑寂。 凄風條末吟,浩露林下滴。 寥寥燕辭楹,促促蛩在壁。 池潦湛寒綠,鱗云屯晚白。 瑟瑟秋風,寒意逼人,天空宇宙間此時靜謐無聲。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詩詞中秋天的別稱,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三秋、九秋、火落、霜天等等,你還知道秋天的哪些別稱呢?歡迎留言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