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 中央美術學院團隊 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創作雕塑、壁畫等主題創作 具有構建國家精神坐標系的 戰略內涵和時代價值 既是對過往的莊嚴致敬 又是面向未來的精神奠基 近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社會公眾恢復開放,并推出《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美術學院團隊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創作大型組雕《根據地軍民》、大型壁畫《山河永固》和主題浮雕《文藝抗戰》。 01 大型組雕 《根據地軍民》 ![]() CCTV13報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 中央美術學院團隊深度挖掘抗戰時期的歷史資料,提煉出最具代表性的六個身份形象代表——新四軍、八路軍、婦女主任、民兵隊長、兒童放哨、老大娘送軍鞋,通過微觀敘事與宏觀象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藝術創作,生動刻畫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抗戰到底的英雄形象,體現了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 ![]() ![]() 組雕位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新建的禮儀性空間“中廳”,中央禮儀階梯9.3米的寬度與9.3米的空間凈高是對“9.3”抗戰勝利日這一具有紀念意義數字的雙重隱喻,位于兩側扶手上矗立著六座圓雕,分別為《出征》、《鏖戰》、《守護》、《發動》、《盼歸》、《放哨》,組雕人物姿態各異但視線均自然導向地下展廳,在起到空間引導功能的同時,還在歷史真實性與藝術表現力之間構建起多維度的記憶空間。當觀眾穿行其間,不僅能感受歷史縱深中每個群體的獨特貢獻,更能在多重鏡像的反射中,看見自己與民族命運的血脈聯結——這正是對抗戰精神最富生命力的傳承。 ![]() 大型組雕《根據地軍民》泥稿創作階段 ![]() ![]() 大型組雕《根據地軍民》方案匯報階段 ![]() ![]() ![]() ![]() ![]() ![]() ![]() ![]() ![]() ![]() ![]() ![]() 大型組雕《根據地軍民》創作放大階段 ![]() ![]() 大型組雕《根據地軍民》現場完成階段 丨組雕細節丨 ![]() 《出征》(左一) 作者:張偉 尺寸:110cm×100cm×240cm 材質:青銅 身份:八路軍 年齡:25歲左右 性格特征:剛強、堅毅,彰顯無畏氣概。 人物形象:魁梧挺拔,具備北方青年的壯實體魄,面部線條硬朗,目光如炬,姿態間流露必勝信念。 服飾:身著八路軍棉質軍裝,頭戴筒帽,背負行軍背包,包上綁一雙備用行軍鞋,肩挎標志性大刀。左手緊握仿若手雷般的有力拳頭,右手提三八大蓋步槍,腰間配掛手榴彈與水壺,下身綁腿,腳蹬布鞋,整體裝備簡潔而實用。 定妝姿態:直立行軍狀態,身形穩重如塔,充分展現其堅毅品格與必勝信念,詮釋革命軍人的英勇風貌。 ![]() 《鏖戰》(右一) 作者:鄒鋒 尺寸:110cm×100cm×240cm 材質:青銅 身份:新四軍 年齡:25歲左右 性格特征:堅定忠誠,靈活英勇,英雄無畏。 人物形象:南方戰士,精壯結實。 服飾:身著正規新四軍單衣軍裝,背斗笠,腳踏磚石呈前傾姿態,草鞋,左手緊握槍帶,背扛漢陽造,右手緊握手榴彈,肩背子彈袋,隨時準備進入戰斗狀態。 定妝姿態:戰斗狀態,腳踏磚石,姿態挺拔,盡顯英雄氣概。 ![]() 《發動》(左二) 作者:李富軍 尺寸:85cm×110cm×210cm 材質:青銅 身份:婦女干部 年齡:25歲左右 性格特征:年輕婦女中的佼佼者。活躍,果斷,颯爽,有感召力,有斗爭精神。 人物形象:身材適中偏高,健康,短發。面部表情充滿自信,眼神傳達出有事需要處理狀態,或者傳達最新指示等,有一種走路帶風,馬上要說話的動感。 人物服飾:身著合身的斜襟上衣,腰間束帶,搭配貼合身形的褲子與布鞋,袖口微微卷起,展現出行動派的務實風格。 定妝形態:昂首挺胸,英姿勃發,右手自然叉于腰間,左手向前伸出,彰顯出婦女干部的責任擔當與使命意識。 ![]() 《守護》(右二) 作者:柳青 尺寸:90cm×90cm×220cm 材質:青銅 身份:民兵 年齡:35歲左右 性格特征:剛毅、果斷,極富游擊斗爭經驗。 人物形象:身材高大結實,北方漢子形象,面部表情自信、威武,隨時準備投入戰斗。 人物服飾:頭裹頭巾,左手輕托由麻繩捆綁的數枚地雷,右手緊握 '盒子炮'手槍。上身敞開的粗布中式對襟衣裳增添了動感,內穿薄式中式對襟并系有腰帶,斜跨的粗布手榴彈背包更顯實戰氣息。左腳踏于山石之上,迎風而立,生動暗示了山野作戰的情境與身份。 定妝形態:迎風矗立,昂首挺胸,目光堅毅地望向遠方,盡顯果斷之態,“風雨不動安如山”。 ![]() 《放哨》(左三) 作者:王偉 尺寸:85cm×70cm×200cm 材質:青銅 身份:兒童團員,男 年齡:10歲左右 性格特征:稚氣未脫,童真中帶著責任感和自豪感。 人物形象:以王二小等為代表的兒童團員,憨頭憨腦,認真負責,挺胸抬頭,身形健康結實。 人物服飾:右手緊握紅纓槍,左手持號角,背心配對襟外衣,單褲,布鞋。 定妝形態:手握紅纓槍,迎風站立,小小年紀英姿颯爽。 ![]() 《盼歸》(右三) 作者:陳科 尺寸:90cm×80cm×200cm 材質:青銅 身份:為戰士送軍鞋或者鞋墊的老婦人,支前農村老大娘 年齡:50歲至60歲 性格特征:中國老年婦女,善良,隱忍,決斷。 人物形象:以戎冠秀、鄧玉芬為代表。左手抬起,眺望遠方,似在送行,也是期盼。身材矮小,發量略少盤發小纘,削肩、臉部皺紋生動,嘴角略帶微笑,眼神充滿對戰士的關切,仿佛注視自己參軍的兒子一樣。 人物服飾:略長斜襟上衣,免襠褲,腳踝有布帶綁腳,雙腳尺寸略小,布鞋。左手抬起作招手狀態,右胳膊挎籃子,內裝鞋子鞋墊。 定妝形態:注視遠方,傳遞關切與期盼勝利,表達盡其所能的內心獨白。 組雕泥塑稿局部細節 ![]() ![]() ![]() ![]() ![]() ![]() 丨主創團隊丨 ![]() ![]() 實施單位 中央美術學院 總策劃 范迪安 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主創藝術家 張 偉(中央美術學院) 鄒 鋒(北京工業大學) 陳 科(中央美術學院) 王 偉(中央美術學院) 李富軍(北京工業大學) 柳 青(中央美術學院) 02 大型壁畫 《山河永固》 ![]() 《山河永固》板面工筆重彩,930×420cm,2025年 作品以“山河永固”為主題,展現了中華山岳的雄偉壯麗與深厚底蘊。中央美術學院團隊選擇工筆重彩,運用中國傳統技法兼備裝飾性與繪畫性的特點,呈現出獨特風采與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具有濃烈中國特色的審美傾向。同時融入現代造型審美理念、材料與色彩構成學,既繼承傳統又推陳出新,形成了嶄新的表現力。畫面中,巍峨群山象征著祖國大地的堅定與不屈,紅色遺址則承載著革命精神與歷史的傳承,訴說著不朽的奮斗歷程。整幅作品通過自然景觀與人文元素的融合,深刻表達了山河永固、精神不朽、和平美好的崇高主題。 ![]() ![]() 大型壁畫《山河永固》制版起稿階段 ![]() ![]() ![]() ![]() ![]() ![]() ![]() ![]() 大型壁畫《山河永固》繪制階段 ![]() 大型壁畫《山河永固》現場完成階段 丨主創團隊丨 ![]() ![]() 實施單位 中央美術學院 主創 范迪安、王穎生、董卓、馬鑫 參與繪制 劉煜瀟、亓雪緣、朱凱、王勇熙、石塬椿、陳瑜兒、歐陽藝鑫、張九弓、馬越、李豐任、單祺淳、普京、馮小涵、孫孟、張嫻博、趙雪伶、周洛卿、魏大翔、張斯嘉、宋安依、殷子析、劉斯婷 項目協調 宋曼青、薛子云、連映紅 03 主題浮雕 《延安文藝》 ![]() 《延安文藝》黃砂巖浮雕,300×220cm,2025年 作品選取抗戰時期延安魯藝美術組制作木刻版畫的場景,生動地描繪了抗戰時期文藝工作者在窯洞中積極熱烈的探討與創作,展現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墻壁上題寫魯藝八字校訓:“緊張、嚴肅、刻苦、虛心”,這是毛澤東主席對魯藝建立革命的藝術教育作風的重要指示。 ![]() ![]() ![]() 主題浮雕《延安文藝》方案設計階段 ![]() 主題浮雕《延安文藝》創作階段 ![]() ![]() 主題浮雕《延安文藝》現場完成階段 丨主創團隊丨 ![]() 實施單位 中央美術學院 總策劃 范迪安 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主創藝術家 王穎生(中央美術學院) 董 卓(中央美術學院) 馬 鑫(中央美術學院) 姜 衡(中央美術學院) 陳 剛(中央美術學院) 張俸銘(中央美術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