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過公眾號的朋友,沒人沒聽過 96 編輯器吧,寫推文、排版式,靠它救過急的人,一定使用過。 這個服務了上千萬公眾號用戶的 “排版神器”,背后老板正是咱們今天采訪的主角,沈樂,也是魯牛節點的會長。 在牛友會里面,提起沈樂,互聯網圈里得稱一聲“老炮兒”,靠流量網站起家,后來“跨界”做藏獒信息網,折騰夠了又扎回互聯網,一手搞起辦公工具網站和知識產權業務,旗下96編輯器更是服務過上千萬公眾號用戶。 前段時間還砸重金拿下96.cn域名,現在正悶頭深挖微信小程序生態,妥妥的“哪里有機會就往哪兒沖”的實干派。 牛友會全勤王者: 從第一屆的婚禮起步,六屆不落的緣分 沈樂跟牛友會的緣分,得從最特別的“第一屆”說起:“牛友會成立第一天我就加進來了,當時是牛凱的婚禮,算起來那就是第一屆!”從那以后,連續六屆牛友會,他一次都沒落下,堪稱牛友會的“全勤王者”。 聊起這些年參會的感受,他笑著說:“看著牛友會一步步長大,也知道牛哥和會務組有多拼。我能一直跟著大哥走,核心是跟牛哥認識20多年了,他不光是我互聯網路上的見證者,更是催我進步的人,總說前面有好多牛友楷模,你得再努力。” 更讓他舍不得的,是圈子里的“共情力”:“大家都有過相似的折騰經歷,聊起創業的難、轉型的苦,不用多解釋就懂,這種感覺太難得。” 閉門會才是“寶藏局”: 蹭會學AI,小范圍聊出真干貨 在沈樂眼里,牛友會的會議分“兩種打開方式”:公開論壇看趨勢,閉門會議才是“掏真東西的寶藏局”。 “我覺得閉門會還得再小范圍、再私密點才好!這幾屆我基本都蹭牛凱的閉門會,跟做技術的高手小范圍聊賽道,比如有一年聊AI怎么賺錢,聽得我腦子都亮了,回去就調整了業務方向。” 他說得實在:“公開場合大家多少有點端著,閉門會就不一樣了,誰有好路子、踩過什么坑,都能真誠的敞開說,跟做得好的人學經驗,比自己瞎琢磨半年管用多了!” 今年成都之約: 盼東哥“豪氣招待”,更想挖“低成本賺錢路子” 提到今年9月的成都牛友會,沈樂的期待值拉滿:“首先得盼著東哥(宋小東)的'豪氣招待’,成都的火鍋、小酒館,想想就饞!”但更實在的期待,是能挖到“接地氣的賺錢路子”。 今年大環境不算好,大家都想找投入不大、還能賺錢的風口賽道。 這種悄悄話式的靈感,就得靠私下跟兄弟們聊,說不定哪個牛友隨口提一句,就能打開新思路。 他還半開玩笑說:“要是能多組織幾場小范圍的'賺錢經驗局’,今年這趟就值了!” 經濟“確定性”: 死磕微信生態,投放模型是關鍵 聊到今年的經濟形勢,沈樂不慌不忙:“再差的行情也有好賽道,我今年就死磕微信生態:公眾號、小程序、推客這幾塊,繼續往深了挖。” 團隊今年有個明確目標:“重點練投放經驗,跑出穩定的模型。現在最大的難點就是怎么把投放效率提上去,少走冤枉路,這得靠一點點試、一點點調。” 回望自己的職業生涯,他最慶幸的決策就是“押注微信”:“選微信生態太對了!這是個能長期做的賽道,不像有些風口,火一陣就沒了。要是能回到剛入行時,我肯定跟自己說早點扎進微信,別瞎折騰其他的!” ![]() 牛友會高能量密碼: 先給價值,利他再談資源 作為牛友會6年資深成員,沈樂對“如何在社群里收獲資源”有自己的心得:別總想著我能拿到什么,先想我能給別人什么,先利他,先給與。 不管什么圈子,只有自己有價值了,別人才愿意跟你合作、給你資源。 這些年在牛友會,他靠分享流量運營、微信生態的經驗,結識了不少靠譜伙伴:“有次聊起小程序變現,跟一個做電商的牛友一拍即合,后來一起做了個項目,雙方都賺了不少。這就是'先給價值,再得回報’的道理。” 對牛友會的“走心建議”: 省域分會+資源通訊錄 最后聊到對牛友會的建議,沈樂提了不少實在想法:“希望接下來能以省為單位,發展更多年輕的互聯網創業者,搞省一級的牛友會,再對接全國大會,這樣本地化的資源對接更方便。” 沈樂還建議做一份“牛友資源通訊錄”:“誰有什么資源、需要什么幫助,一目了然,不用再大海撈針似的找合作。” 更關鍵的是合規:“現在行業越來越規范,建議牛友會找幾個專業律師團隊,給大家做合規指導。未來,合規才是能長久走下去的王道!” 從養藏獒到做編輯器,從流量玩家到微信生態深耕者,沈樂的每一步都透著“敢折騰、善學習”的勁兒。 而牛友會于他而言,既是見證成長的“老伙計”,也是持續獲取能量的“加油站”。 今年成都之約,這位“全勤王者”已經備好故事和干貨,就等跟兄弟們邊吃火鍋邊聊,畢竟,在牛友會,最珍貴的從來都是“真人、真經驗、真機會”。 |
|
來自: 昵稱7154768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