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體檢報告,“鈣化”二字讓人見了心里“咯噔”,擔心別是自己的身體攤上什么大事了。別緊張!在體檢報告里,器官鈣化是最常見的字眼之一。 器官鈣化的原因 生理性鈣化: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鈣化現象。在人體內,正常組織發生鈣鹽沉積,這一過程對機體發育以及維持正常生理過程至關重要,比如在牙齒和骨骼的發育階段,就離不開生理性鈣化。 病理性鈣化:由于組織損傷、炎癥刺激、鈣磷代謝紊亂、老化等原因導致鈣鹽慢慢沉積在組織或器官內產生,例如肺炎 哪些鈣化要重視 肺鈣化:很多時候,肺鈣化灶只是肺部炎癥愈合后留下的小標記,就像皮膚上的舊疤一樣。工作生活中經常接觸石棉、煤煙塵等也容易形成肺鈣化灶,嚴重者甚至出現塵肺病。 CT檢查中發現的鈣化性結節通常是良性的,結節中可以見到彌漫性鈣化、中心鈣化、層狀鈣化或爆米花樣鈣化,定期復查即可。相較鈣化性結節,更需要關注的是非鈣化性結節,需要根據結節的大小、結節的密度制定后續隨訪或治療計劃。 乳腺鈣化:乳腺鈣化可能由衰老引起的腺體萎縮、良性增生性病變、創傷性脂肪壞死、惡性腫瘤等多種因素導致。典型的良性鈣化呈現粗棒樣、圓形或環形,可疑鈣化通常呈段樣、集群樣分布或細線樣分支狀。評估時,需要結合腫塊的形態、周圍組織結構等因素綜合判斷,這便是超聲或鉬靶檢查報告中常見的BI-RADS分類。 BI-RADS如果是0類,指超聲檢查無法全面評估病變,需要進一步做影像學檢查。BI-RADS如果是1至3類一般為良性,定期復查即可。4類屬于可疑惡性,5類高度可疑惡性,建議進行活檢以明確診斷。 甲狀腺鈣化:甲狀腺的良性和惡性病變都可能引發鈣化。甲狀腺鈣化可分為微小鈣化、粗大鈣化和邊緣鈣化三類。微小鈣化堪稱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警示燈”。臨床上,可借助超聲,對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是否存在鈣化、形狀等多方面特征綜合判斷。和乳腺檢查類似,甲狀腺結節也可以通過TI-RADS分類來反映良惡性程度,醫生依據分類結果決定后續隨訪及處理方式。 前列腺鈣化:前列腺鈣化可能是由于前列腺炎癥或前列腺增生導致前列腺分泌物阻塞引起。大多數前列腺鈣化沒癥狀,與慢性前列腺炎相關的前列腺鈣化可能伴有慢性盆腔疼痛。若沒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癥狀無需采取特殊治療,定期隨訪前列腺超聲就可以。 肝臟鈣化:肝臟鈣化最常見的原因是炎癥,多由感染和寄生蟲引起,此外肝血管瘤、肝細胞癌等良惡性腫瘤也會導致鈣化。肝臟鈣化大部分是良性的,醫生會依據鈣化的形態、位置、數量以及其他臨床資料等綜合評估,定期復查即可。 冠脈鈣化:冠脈鈣化的程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會使血管壁硬化,進而影響冠狀動脈的血流。脂質代謝異常、糖尿病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生) |
|
來自: 笑談人生iavo6h > 《醫療衛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