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有人曾戲稱《道德經》應起名“得道經”。 此言雖有戲謔成分,但不失敬畏與虔誠。 后人讀《道德經》,仿佛聽到一位老者的聲音穿透時光,與世人侃侃而談81條得道之法。 今人多讀《道德經》,必能從中汲取處事的智慧。 01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狂風暴雨不會一直肆虐下去,它總會有停下來的時候。 我們身處人生低谷時,常常會感到前途一片黑暗。 整天在痛苦中煎熬,有時甚至因看不到希望而自暴自棄。 人生中不會總是平坦的大道,也不會永遠是布滿荊棘的羊腸小道。 總是順與不順相伴而生的,就如同大自然的四季更迭。 面對人生的順境逆境,我們要做的就是: 人生得意時,要想到后面還會有困難。 不要得意忘形,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身在低谷時,不要喪失信心,更不能失意忘形。 要始終堅信: 冬天到了,春天就不會遠了。 02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災禍里面,往往隱藏著幸福;而幸福里面,也可能隱藏著災禍。 世間事,好運中可能隱藏著禍患,厄運中也可能潛伏著福德,兩者總是相依相存,真的很能說得清楚。 有些事情,不要被一時的得失困擾、糾結在心,要多往長遠看、多往寬處想。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最終的結果,誰也無法預料。 厄運來臨時,人往往會倍感焦慮、喪失信心,此時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不斷修煉自己。 你要想想,這樣的狀況已經很糟糕了,還能再壞到哪里去呢?不如順其自然、隨遇而安,說不定哪一天幸運會突然降臨。 遭遇厄運時會很難過,迎來好運時更要小心。 好運,表面上看似祥和一片,如果此時你得意忘形、目中無人,反而容易生出禍端。 越是身處順境,越要如履薄冰、謹言慎行、不自我膨脹,否則會被眼前的一切迷失了雙眼。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沒有長久的好運,也沒有永遠的厄運,無論好壞都要以從容平和之心去看待。 以善心處于順境,以靜心安于逆境,方為處世良方。 0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積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的。 沒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需要勇敢走出第一步。 天下之事,總是困于想,而破于行。 再完美的計劃、缺乏執行力,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生活中許多人因為拖延猶豫,不敢走出第一步,往往把小事拖成大事,把大事拖成爛事。 網上看過一句話:“卓越與平庸,有時只隔著一個立即開始。” 如果對于一切事情都光想不做,那么,那你想要的生活只有別人先過上了。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老一輩人常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話放在現在或未來都不過時。 往后余生,做個立即行動派吧,再小的努力乘以365天,都會造就不凡。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積月累的努力,在未來某一天,一定會讓你觸摸到想要的生活! 04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欲雜念。 素,是未經污染的絲線;樸,是未經加工的原木。 這種不經修飾的質地,應是我們畢生追求的本色。 紅塵紛雜中,我們容易被外界的燈紅酒綠迷眼,被身外之物牽扯內心,放不下許多東西。 時間長了,眼睛蒙了塵,也丟失了原本的初心。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再追求也不可能完全得到滿足,所以不要過分貪婪,不能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據為己有。 私心、欲望都是負重,身上背了這些包袱,不僅身累心累,還會成為前行路上的障礙。 不因名利迷失自我,保持質樸的本色;不被欲望過多局囿,保持淡泊的心境。 學會做減法,人生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無論外界的誘惑有多大,有素樸的品格、純凈的初心,方能走得長遠。 以素淡之心做人、以質樸之意處世,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05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如果我們在事情的結束時,能夠像剛開始時一樣謹慎,就不會有失敗的事情發生。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起點的沖刺固然重要,但唯有持久的韌性才能讓人抵達終點。 正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一樣,凡事從始至終保持一份謹慎,才可能在每一個關口都不出差錯,積少成多,終成大業。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許多人在途中因誘惑而分心,因困難而放棄。 然而,那些真正杰出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夠始終如一,持之以恒,不因一時的順逆而動搖初心的人。 保持初始的嚴謹,才能讓我們無懼風雨,步步為營。 所以,讓我們銘記老子的教誨,無論走到哪里,無論經歷何種境遇,始終保持那份初始的謹慎與熱忱。 唯有如此,才能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穩步前行,笑傲風云。 |
|
來自: 小橋流水444ohz > 《經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