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止是國際金融中心,更是高薪人才聚集地。 香港最新工資情況公布——2025年港人月入中位數沖到了22,300港元,比去年多了整整1,100港元! 按照統計處的定義,月入中位數就是把全港所有打工人(不含外籍家庭傭工)的工資從低到高排好隊,正中間那個人拿的錢。這也就意味著全港一半打工人的月收入都超過22,300港元。 不過要說最讓人羨慕的,還得是35-44歲的'中年打工人'。這一年齡段的月入中位數直接飆到28,100港元,比去年漲了2,300港元,升幅8.9%,把其他年齡層遠遠甩在身后。 ![]() 行業差距懸殊:最高與最低相差近3倍![]() ![]() ![]() ![]() ![]() ![]() ![]() 內陸人才薪資驚人:高才中位數近4萬,1%月入超30萬當本地打工人在為22,300港元的中位數薪資或喜或憂時,內陸來港專才的薪資水平卻令人眼前一亮。 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公布的數據,過去兩年,'輸入內陸人才計劃'下共有約47000宗申請獲批,其中約54%為長期職位。來港內陸專才的每月薪酬,以介乎于20000至39999元的為數最多。 ![]() 更令人矚目的是'高才通'續簽群體的收入水平。據統計,他們的月薪中位數約為4萬元,遠超本地平均水平。 進一步分析發現:約25%的人月入達8萬元,月薪12萬元或以上的有10%,其中1%的月薪更是在30萬以及30萬元以上! 這些高薪人才主要集中在商業和貿易、金融服務以及學術研究和教育領域——全是香港經濟的核心發動機。 ![]() 高薪背后的生活成本和壓力很多人吐槽'香港賺得多花得也多',日常生活成本高那自然是不用多說了,2024年全球生活成本排名中,香港就排在第一。 ![]() (圖:香港經濟日報) 光是吃住行這樣的剛需就花費很高,就拿自己做飯來說,內陸幾塊錢一斤的菜價,到香港都是翻好幾倍的價格。 ![]() 語言障礙自然不用說了,在港粵語、英語、普通話都是必備的,起碼要流利掌握兩個。 租房成本上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畢竟對比內陸的大房子,香港的租金是要貴上許多,且地方還小。 ![]() 但是幸好的是香港職場環境更加成熟:35歲跳槽不嫌老,Gap year回來后也能被理解;女性生育后重返職場障礙相對較小,讓'高薪'與'生娃'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 ![]() ![]() 內陸人如何去香港工作?![]() ![]() ![]() ![]() ![]() ![]() |
|
來自: sjaxshy >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