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有很多同事好像從來沒有發過朋友圈,因為每次點進去都沒有置頂也沒有任何內容,只有一個“僅三天可見”。 或者說發了但我沒看到,我幾乎不刷朋友圈,只有偶爾發呆的時候掃一眼,也刷不完,還很無聊,太多不認識的好友了,根本沒興致關注他們的生活。 也可能他們發了,但是把同事分組屏蔽了。 還有一些斷了聯系的老同學,我都是突然想起來誰才點進去看ta朋友圈,然后才知道ta結婚了、生孩子了,想點個贊吧,又發現動態是前幾個月發的。 我不看,也不發朋友圈。 我不知道不上班的人是不是會更愿意在朋友圈表達自我,反正職場人能做到毫無顧忌發自己最真實狀態的,我是很佩服的。 我有三個微信號,一個備用號什么也不發,一個用于日常使用,加了同事和認識的人,這個號一年發不了五條動態,有時候想發什么還得分組,而分組完全有可能搞錯,比如把對某些人不可見設置成僅對其可見,然后就是令人想消失在地球的社死。與其費這心思冒這險,還不如干脆不發。 只有一個專門加讀者和廣告主的微信會轉發文章,也沒什么活人感,也不在乎別人怎么看,因為誰也不認識,表達就更自由。 在我看來在朋友圈暴露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一件很“羞恥”的事。你過得好,別人覺得你在炫耀,會招來嫉妒,你過得不好,別人只會嘲笑,沒有人會同情。 記錄生活和表達情緒的窗口有很多種,公眾號算一種。有了公眾號,還發什么朋友圈啊。 我注銷了一個小號,又重新注冊了,前兩篇就被推薦了。 目前四個公眾號已經足夠我表達了,甚至每天要像翻牌子一樣,決定今天該更新哪個號。 我還專門建了一個選題庫,只要有感觸想表達就趕緊先記下來,等有時間了再慢慢寫,并標注哪個選題適合哪個號,每個號的定位不一樣,我旺盛的表達欲是有處安放的,還能分類安放。而且有時候寫一篇還可以多號共用。現在已經積攢了好幾個想寫的話題了,然而目前抽不出時間寫。 我也經歷過連運營一個號都憋不出幾句話的時刻,現在精力卻非常充沛。原因大概率是表達不受限。 公眾號最好的一點就是表達自由,盡管這個號有部分熟人關注,表達時需要猶豫一下,但是他們也不一定會每篇都會看。而其他號沒啥熟人,就沒那么束手束腳了。 就拿公眾號當朋友圈發了。 也許過了好多年,我會忘記那普通而平凡的一天,但文字會幫我記錄。每次打開以前的文章,就像穿越時空和過去的自己對話。 之所以寫了這么久還沒放棄,是因為發自內心地享受其中。 昨天還收到一個讀者的留言,他說只是偶爾會看我的號,我的生活對他來說就是一個碎片影集,只大致了解我的生活輪廓,偶然看到我的一條朋友圈,像無意刷到了下集。每次收到陌生人的留言都很感動,也許過幾天就徹底忘了我的號,但是我喜歡這樣在某一刻產生過共鳴,又不會互相打擾的距離。 謝謝所有人的關注和陪伴,晚安。?? ![]() 推 薦 閱 讀 其實你只要工作10年就夠了幸福的12種表現,你占了幾條家庭存款的八個等級,你在哪層?當我在公眾號寫出了10w+、13w+、16w+……起猛了,音樂節可以登記結婚了2025年7月,我的房貸利率又雙叒叕降了!成都好熱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