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前世今生 ![]() ◎殷長山 吃了這么多年的石榴只知道其味道的甜美,卻一直不知道它來自哪里。近日與幾位昔日同窗結伴同游,偶然游歷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的“中國石榴博物館”,才知道了它的前世今生。 ![]() 石榴并非原產于我國,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來物種。石榴原產于波斯(今天的伊朗)一帶,公元前二世紀時傳入我國。我國歷史上西漢同期的安石國(今天的伊朗),所以石榴又名叫安石榴。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從安石國將石榴帶回了我國,從此石榴在我國誕生并得到了廣泛生存。石榴剛引進中國時,最早在現新疆地區馴化種植,逐步向東部地區馴化移植,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與儒學在中國的大規模流行、農耕文明祈求多子多福的樸素愿望有關。隨著歲月的更迭,后來在我國中原地區才逐步馴化出屬于我國本土的“硬籽石榴”。 石榴種類主要有黃石榴、突尼斯軟籽石榴、臨潼石榴、瑪瑙石榴、大青皮石榴、紅石榴、白石榴、水晶石榴等。黃石榴花朵為黃色,主要作為觀賞植物栽培;突尼斯軟籽石榴,原產于北非,于1986年引入我國,籽粒柔軟可直接食用,甜度高達16-18度,果肉飽滿多汁。海南“若丹一號”為熱帶軟籽石榴新品種,可全年結果;臨潼石榴,陜西特產,中國五大名榴之首,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曾為皇家貢品;瑪瑙石榴,籽粒半透明如瑪瑙,甜度高,具有觀賞和食用價值,清代時為皇家貢品;大青皮石榴,山東特產,具有晚熟、味甜、耐儲運等特點;紅石榴、白石榴果實較小,多為觀賞型;水晶石榴為江蘇特產,果肉淡紅、籽粒晶瑩、含糖量高,口感濃甜微酸;其他還有四川特產青皮石榴、牡丹石榴、墨石榴等。 現在石榴在我國種植面積達到175萬畝,全國有三大石榴基地:陜西臨潼、安徽烈山、山東棗莊。 石榴的淵源歷史也同時誕生了“石榴文化”。我國的中原地區是“石榴文化”孕育的土壤。晉代時,石榴賦大興,潘尼的《安石榴賦》、傅玄的《石榴賦》、潘岳的《河陽庭前安石榴賦》:“榴者,天下奇樹,九州之名果”以及張協的《安石榴賦》等等;此后歷代文人墨客對石榴吟詠不斷。第一首描寫石榴的詩歌是曹植的《棄婦詩》:“石榴植庭前,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彩有光榮”。至近代,郭沫若、賀敬之等都有吟詠石榴的詩文。 2024年6月,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說:“民族團結非常重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span> ![]() 如今石榴已經成為平常百姓家中果盤里的???,當你在品嘗味甜汁多的石榴籽時,是否曾想到它源遠流長的進化歷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〇二五年九月一日 ![]() ![]() 作者簡介:殷長山,1964年11月生,江蘇淮陰人,曾就職于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分行,現已退休。曾在投資類省級期刊上發表過《內部銀行的過去、現在、未來》、《不可忽視公款私存》等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