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止痛方”為王幸福老師臨床使用多年驗方,對于各類癌癥導致的疼痛療效確切,能在短時間內改善疼痛,現分享于此,醫者可留存,以備不時之需。 主方:徐長卿30g、青風藤30g、蜂房10g、當歸10g、制乳香10g、制沒藥10g、白芍20g、生甘草6g、七葉蓮30g、蜈蚣2支。 以下分享一則醫案。 醫案:崔某,男,47歲,陜西省西安市人,2020年6月11日初診。 病史:2個月前,曾先后做了膽結石手術、直腸癌手術,術后傷口一直劇痛難忍,在醫院住院兩周,未見改善,故執意出院,前來尋求中醫治療。刻診:患者面色較黑,一副愁苦面容,短氣少力;訴左側少腹疼痛、睪丸疼痛;尿頻,小便時大腿內側、腹股溝劇痛;口干,眠差;便干,脈沉弱無力,舌淡紅苔白膩。患者看病過程中一直扶腰站著,老師把脈的時候才坐下片刻,一把完脈又站了起來,不好意思的解釋:實在坐不下去,一坐下就疼得受不了,還請大夫諒解。 處方:四逆散合當歸補血湯加減。柴胡10g、枳殼10g、白芍30g、生甘草15g、白花蛇草30g、雞屎藤100g、七里香20g、丹參30g、生地黃30g、小茴香3g、川楝子10g、延胡索30g、夜交藤30g、生黃芪60g、當歸10g、7劑,水煎服,日三服。 方解:因少腹屬厥陰肝經,故以四逆散為主方,疏肝理氣;重用白芍解肌、緩急、止痛; 患者睡眠較差,加雞屎藤、七里香安神止痛;雞屎藤常規用法為消積健脾,王老師臨床發現,雞屎藤重用止痛效果顯著,且無副作用,配合七里香同用,安神、止痛效佳; 患者便干,且舌紅有熱像,以生地黃涼血通便;左側睪丸疼痛難忍,應為手術后氣滯血瘀所致,加丹參、小茴香、川楝子、元胡等理氣化瘀止痛;手術后傷口破潰、久不愈合,以當歸補血湯益氣養血,尤其重用黃芪,取其補氣托毒之效,能加速傷口的愈合。 7月7日,復診,反饋如下:上方服用7劑后,便干有所改善,眠差較之前有所好轉,但疼痛未見減輕;因老師外出講課,無法前來復診,于是自己照原方再抓了7付服用。至7月7日復診,共計服藥14付,除疼痛外,其他癥狀皆有好轉; 唯疼痛未見大的改善。因疼痛難忍,到醫院治療,醫生開了塞來昔布膠囊,剛開始有效果,服用2天后基本沒什么作用了,加量也無濟于事;無奈,還是想請老師看看,中醫有沒有辦法止痛,緩解痛苦。 老師思索片刻,說:到這個地步,我也不得不使出殺手锏了,這個是我臨床的驗方,名為“癌癥止痛方”,專治各類癌癥疼痛,或者癌癥放化療手術后的疼痛; 前面幾診之所以沒用這個處方,是考慮患者術后身體虛弱,宜從根本調治;但是目前患者亟待解決的是疼痛問題,急則治標,必須轉換思路,先解決疼痛的問題。 處方如下:徐長卿30g、青風藤30g、蜂房10g、當歸10g、制乳香10g、制沒藥10g、白芍20g、生甘草6g、七葉蓮30g、蜈蚣2支、雞屎藤100g、七里香10g、茯苓30g、麩炒白術30g。3付,水煎服,日三服。 7月9日,三診。患者一大早就坐在診室外面的長凳上等候,看見老師來了,忙迎上前來說:王大夫,這次可算是解決問題了!抓了三付藥,第二付喝完,疼痛大減;傷口不疼了,昨天晚上終于睡了個好覺,這幾個月都沒這么舒坦過,真是太感謝您了!今天來想再抓幾付藥。 老師把脈察舌后,說:疼痛止住了,就要考慮治本的問題,原方繼服,加仙鶴草、生黃芪、黨參各30克(補氣);舌苔還是有點厚膩,加干姜10克、蒼術30克健脾化濕。7劑,水煎服,日三服。 張光按:臨床不少癌癥患者或因經濟原因,或因身體狀況不允許,放棄在醫院治療,轉而尋求中醫治療;遇此類患者,王老師一般都會實事求是的告訴家屬:不一定能治好,但會盡力,盡量為患者節省費用,改善生存質量; 在治療思路上,老師一般不太用大量的中醫抗癌藥,因此類藥力大峻猛,易傷正氣; 癌癥患者放化療手術后,大都會出現體質虛弱、胃口不好等問題,必須先解決此類問題,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才有利于下一步的治療。 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本案的患者,以疼痛為突出表現,緩不救急,就要求醫者轉換思路,先解決疼痛的問題,再謀求進一步的治療。 文源 《臨證實錄:侍診三年,勝讀萬卷書》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自行購藥服用存在風險,請務必在專業中醫指導下,根據個人自身癥狀辯證加減開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