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漣文化,致力繁榮! 第二屆老舍文學創新獎全國文學作品大賽 ![]() 師傅情長話“天重”人 ![]() 每次聽師傅講天津重型機器廠(簡稱“天重”)的事,心中都會涌起一股說不盡的暖意,“天重”的情懷讓我激情澎湃。當我坐在師傅面前,仿佛又回到五十五年前與他促膝長談的場景。師傅幽默的談吐、滿肚子的故事,讓我這個剛進廠的毛頭小伙,驀然間感受到他身上與眾不同的魅力——這就是我的師傅,著名作家蔣子龍。 師傅每次見到我,都藏著長者對徒弟的疼愛,讓我幸福感油然而生。 師傅與楊翠芳老總的故事,他銘記了整整六十多年。楊翠芳是天重廠首任總工程師。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師傅任天重廠首任廠長馮文彬的秘書。一天,師傅來到總工楊翠芳的辦公室,打過招呼后,看到楊老總正拿著小錘在窗臺上敲核桃。楊老總看到師傅,認真地說:“小蔣,你也應該每天多吃幾個核桃,核桃仁補腦,對你天天用腦很有好處。”師傅頻頻點頭,看得出楊老總對他疼愛有加。那時師傅才20多歲,英姿颯爽;楊老總是留學英美的著名學者,年過半百,睿智沉穩。師傅望著楊老總拉開的抽屜里的20多個核桃,對他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便拿起一個核桃,走到辦公室門邊,把核桃夾在敞開的門縫中,“滋呦”一聲,核桃皮裂開,核桃仁全都蹦到師傅手心上。師傅輕輕松松就將楊老總抽屜里的核桃都打開了。看著擺在楊老總寬大桌面上的核桃仁,師傅洋洋得意地說:“楊老總,我這蔣氏開核桃法不錯吧?”核桃打開后,師傅隨手關房門,卻發現門關不上了——合頁被扭曲變形,無法恢復原狀。師傅立刻拿起電話,讓車間辦事員通知木工帶著刨子、合頁及木螺絲,速來楊老總辦公室修理。楊老總打趣道:“小蔣呀,我再也不讓你給我開核桃了。”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師傅結婚后,新房里就差一個寫字臺。但整個房間僅余一小塊空間,寬不足兩尺、長不過三尺。為了買到合適的寫字臺,師傅天天到家具店轉悠。終于有一天,在勸業場一樓家具賣場,他看到了心儀已久的書桌。師傅一米八幾的大個子,搬起剛買到手的寫字臺愛不釋手,從賣場搬到馬路上的自行車存車處。可怎么把它運回家又成了難題——雖然師傅愛人的娘家離勸業場賣場不遠,能到岳母家找繩子把書桌馱回家,可眼下得找個熟人幫忙照看一下。師傅想到了車間的工友。在那個特殊年代,和平路上熙熙攘攘,臨街商鋪的玻璃和墻上貼滿了大字報。師傅在嘈雜的人群中,看到衣著干凈整齊的楊老總正在聚精會神地看墻上的大字報。緣分就是如此奇妙,師傅快步走到楊老總跟前,拍了一下楊老總的肩膀,輕聲喚道:“楊總!”那個年代,楊老總只有下班后到家,才能放松一天到晚高度緊張的心情,師傅這一拍把楊老總嚇得夠嗆。師傅把楊老總從人群中拉到清凈處,說出請他幫忙照看書桌之事。楊老總爽快地跟著師傅來到勸業場賣家具大門外的馬路存車處,幫著照看書桌,直至師傅取來繩子,還幫著師傅把書桌捆綁在自行車后椅架上,并再三囑咐師傅路上注意安全。 一個甲子歲月過去,通過師傅深情回憶與楊老總交往的故事,透過師傅對天重廠深刻記憶的點點滴滴,更能凸顯師傅對天重廠的深情厚意。那一刻,師傅的訴說令我感動不已。這不就是天重廠原鄉的文化嗎? 【編后薦評】 王廣杰的《師傅情長話“天重”人》以兩件小事為骨,串聯起“天重”廠的溫情記憶。敲核桃弄損門合頁、托楊老總照看寫字臺,細節鮮活如在眼前,既顯蔣子龍年輕時的鮮活性情,也藏楊翠芳老總的溫和寬厚。文字不事雕琢,卻于平淡敘事中見真情,將師徒情、同事情與對“天重”的眷戀融為一體。文末點出“天重原鄉文化”,讓個體往事升華為集體記憶,讀來溫暖動人,也讓工業年代的人文溫度得以留存。 作品與知音優雅相會 佳作與美刊相映生輝 ![]() 當代文學家·顧問陣容 ![]() 厚名家亦厚新人 重當代更重未來 ![]() 總編:清漣一荷 全國文學作品創新大賽 征稿啟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