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訓(xùn)揚(yáng)新風(fēng)之351 ▏獅山鄉(xiāng)老舍邵村:大垅里的大村莊![]() ![]() 老舍村溯源 獅山鄉(xiāng)大垅村委會老舍邵村成村于明嘉靖年間,距今500年了。 邵原道幼子邵伋(1502~1539),字汝思,又名輔仁。 明嘉靖年間由一都牌樓下遷八都老舍村。 獅山時屬都昌縣八都。 邵伋娶程氏,生子七:邵立甫、邵達(dá)甫、邵誠甫、邵能甫 惟幼子邵能甫留居老舍村,其余三子外遷。 邵能甫(1538~1591)字前崗,故而老舍祖祠冠以前崗廳。 老舍村始祖邵能甫像 邵伋其余三子及后裔分遷如下: 明嘉靖年間,邵伋次子邵立甫分居竹巒里,即今獅山鄉(xiāng)竹巒村委會竹巒邵村。 明嘉靖末期,邵伋四子邵達(dá)甫攜子邵源芳(1546~1593)遷九都畈嘴上,即今萬戶鎮(zhèn)西湖村委會畈上嘴邵村。 明崇禎年間,邵達(dá)甫四世孫邵一洪(字惟大,1601~1672),由老舍村遷舍屋后。 清順治年間,其后裔再移居大垅角北,后人以祖名冠村名,即今獅山鄉(xiāng)大垅村委會惟大邵村。 明嘉靖年間,邵伋五子邵誠甫分居場山。 明萬歷年間,邵誠甫之子邵自芳(1566~1617)、邵超芳(1570~1648)遷螺豚嶺,即今獅山鄉(xiāng)老屋村委會螺豚嶺邵村。 清雍正年間,邵伋幼子邵能甫七世孫邵燕適、邵燕遜遷一都大嶺,即今大樹鄉(xiāng)瓦塘村委會大嶺邵村。 老舍村離萬戶鎮(zhèn)西湖渡僅千余米遠(yuǎn),但從無洪澇之虞。 周邊有蕎麥山、趙陽山、洞山、屋場山;村東良田沃地,500米外即中萬公路,山清水秀,確是一方寶地。 2006年《東匯邵氏大成宗譜》錄有邵繼文先生所撰《老舍村村名的由來》。 據(jù)傳,老舍村地塊為螃蟹吉地,原屬胡姓人家。 邵伋得陶一相公之夢,憑一份借契而納為己有,從而建村。 祖祠前面至今尚有兩口古井,據(jù)傳是螃蟹眼睛。 螃蟹之口即古井前面一口池塘,今已填塞。 “螃蟹眼”古井 明朝進(jìn)士邵傳一 老舍村新祖祠前建有兩幢門樓。 一幢冠甘棠樹下,源于周朝召公甘棠樹下聽訟決讞。 一幢冠科第世家,源于明代崇禎元年(1628)邵傳一金榜題名。 據(jù)村里老人回憶,科第世家老門樓類似欞星門,門樓前有旗桿石、上馬墩、鼓石等。 甘棠樹下、科第世家兩塊匾額,甘棠樹下門樓五層紅石雕花,都是老門樓原件。 ![]() 清同治版《都昌縣志》“卷之四·選舉”載: 邵傳一,崇禎元年戊辰會試,春卿子,字伯魯,劉若宰榜。福建漳浦知縣。 2008年,從都昌縣儲運(yùn)股退休的邵猷道與譚俊、邵徽帛一起,搜稽了邵傳一不少史料。 邵傳一(1579-1633),字柏魯,號匡麓。 早歲入邑庠,習(xí)易經(jīng),潛心治學(xué),誦讀不輟,年節(jié)無休。 萬歷三十七年(1609),31歲的邵傳一中第十一名舉人。 崇禎元年戊辰(1628),中進(jìn)士,時已年屆五旬。 翌年(1629)春,授福建漳浦(今屬漳州市轄)縣令。 是時,倭寇常乘漲潮時劃小舟上岸侵?jǐn)_鄉(xiāng)民,潮退而返。 邵傳一讓鄉(xiāng)民乘潮退時在港灣出入口筑起竹籬,倭寇沒有察覺,照常侵?jǐn)_,潮退時返程,被竹籬攔住。 邵傳一率兵勇鄉(xiāng)丁乘機(jī)奮力砍殺,漳浦各地推廣此法,數(shù)月后倭寇絕跡。 崇禎六年癸酉(1633),邵傳一病逝于歸休途中,年僅五十四歲。 清同治選貢余靖獻(xiàn)為邵傳一重立墓碑撰銘云: 漳浦士民,含淚扶柩歸里。 其報(bào)恩撫民之夙愿,竟不獲大展也。 “科第世家”門樓 老舍村書香彌漫,詩禮傳家,明清時邑庠生、太學(xué)生逾百人。 邵伋為十九世,邵傳一為廿二世。 邵傳一二弟邵傳心,萬歷戊午(1618)科舉人。 廿三世邵一忱,明代拔貢生,授刑部主司。 廿七世邵封岱,清代貢生,曾任南昌府武寧縣訓(xùn)導(dǎo)、教諭。
中秋民俗舞“稻草龍” 每年八月十三至十五,老舍村都會連鬧三天龍燈。 即便文革、新冠疫情期間都未曾間斷。 草龍用當(dāng)年收割的早稻新鮮禾桿扎成,插于鋼叉矛尖。 上下抖動草龍,矛尖下的三片薄圓鐵片便窸窣作響。 草龍插有色彩斑斕、粗細(xì)不一的香,幽幽暗暗,明明滅滅。 一個晚上下來,草龍上的香要換四巡。
稻草龍燈的條數(shù)、每條龍燈上插香的根數(shù),皆取當(dāng)年月份的倍數(shù)。 正常年份就是12、24或36(條、根);農(nóng)歷閏年則為13、26或39。 老舍村有五大房,每一房都組織一支龍燈隊(duì),到祖祠匯合。 然后巡游全村,前往各戶,300多戶家家必到,不會漏過任何一家。 ![]() 老舍村“稻草龍” 老舍村也是個洇染紅色的光榮之村。 獅山鄉(xiāng)有七位革命烈士,其中三位是老舍村人: 邵繼巒,紅10軍擔(dān)架隊(duì)長,1935年?duì)奚?span textstyle="" style="font-weight: bold;">弋陽,年僅25歲。 邵繼法,1949年在浙江定海金塘島犧牲,年僅34歲。 邵繼洗,1949年在浙江定海金塘島犧牲,年僅33歲。 當(dāng)年邵繼法、邵繼洗同時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后來?xiàng)壈低睹鲄⒓恿私夥跑姟?/span> 邵繼法有胞弟邵繼海,終身務(wù)農(nóng),十余年前去世。 2010年前后,村北鳳咀山立有邵繼法烈士墓碑。
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烈的生命開鮮花。 如今的老舍邵村,新時代有新面貌。 老舍村人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大道上大步前行…… 閱讀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