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8篇閱讀《傲慢與偏見》英文版的隨筆。 繼續(xù)閱讀傲慢與偏見英文版。 “My dear, you flatter me. I certainly have had my share of beauty, but I do not pretend to be any thing extraordinary now. When a woman has five grown up daughters, she ought to give over thinking of her own beauty.” 這是一段對話,前面的句子有點長,是貝內(nèi)特太太說的,后面那句話很簡短,是貝內(nèi)特先生接的。 女人說話好嘟嚕,所以話多話長,男人沒那么碎嘴,因此,就說的少很多。 貝內(nèi)特太太嘟嚕一堆啥呢? 親愛的,你太抬舉我啦,我年輕時確實也算有過幾分姿色,如今可不敢再自詡有多出眾了。 貝內(nèi)特太太對年輕時的姿色有自信,到了雖中老年略有謙虛,但是仍然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一個女人有了5個成年的女兒。 貝內(nèi)特太太并沒有一直仰著自己貌美的頭頂,而是接納,“就不該再想著自己的美貌啦”。 對于太太的一番話,貝內(nèi)特先生有點打趣,“這種情況下,女人通常也沒多少美貌可惦記的了”。 這一對夫婦有點打趣的對話,實際上是說,老啦,不服不行。 ![]() 英語里面一個單詞 acceptance (接納),可以映照剛才的這對夫婦對話里面的含義。 ac·cept·ance,英英解釋: acceptance (into sth) the process of allowing sb to join sth or be a member of a group 接納,接受(為成員、會員等) “My dear, you flatter me.” “my dear”,親昵的稱呼,語氣柔和,“flatter me”(過獎),帶著謙遜,暗含對對方欣賞的默認(rèn),丈夫是調(diào)侃,太太有點羞澀。 “I certainly have had my share of beauty,” “certainly”強(qiáng)化肯定,“have had my share of”(曾擁有自己那份),含蓄的表達(dá)“當(dāng)年確有姿色”,對“奉承”樂于接納,保持著適度的矜持。 “have had my share of beauty” 直譯“擁有過屬于我的那份美貌”,意譯“當(dāng)年也算漂亮過”。 貝內(nèi)特太太是說,咱也美過,我當(dāng)年確實有幾分姿色。
We learn to accept our past. 我們學(xué)著接納過去。 無論過去是多么的青春,靚麗,帥氣,或者是事業(yè)早成,有過多大的輝煌,在時間的軌道里,都變成了平淡日子里的過去。 but I do not pretend to be any thing extraordinary now. 可如今可不再自詡有多出眾了。 “any thing extraordinary” 指“任何出眾的事物”,與前文“曾有過美貌”今昔對比。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命各有季節(jié),美麗也不例外。 貝內(nèi)特太太與時光妥協(xié),She accepts the change with grace,她優(yōu)雅的接納改變。 對過去的“出眾”不再執(zhí)著,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當(dāng)下,是生活閱歷帶來的從容,符合母親的身份。 When a woman has five grown up daughters, she ought to give over thinking of her own beauty.一個女人要是有了5個成年的女兒,就不該再想著自己的美貌啦。 “grown up daughters” ,“成年的女兒們”,貝內(nèi)特太太作為多個成年子女的母親,生活重心已從自身轉(zhuǎn)向家庭。 “give over thinking of” ,“停止思考;不再惦記”,女性在承擔(dān)母親角色后,應(yīng)主動將注意力,從個人容貌轉(zhuǎn)移到家庭責(zé)任上。 隨著女兒們成年,貝內(nèi)特太太的人生重心給了5個成年的女兒,自已從“關(guān)注自我”轉(zhuǎn)向“為女兒們的未來操心”。 貝內(nèi)特太太的讓位不是沒了自我,而是把自我放進(jìn)了更長的歲月里。 Parents accept the circle of life. 父母接納生命的輪回。 ![]() 貝內(nèi)特先生回應(yīng)的這句話,“In such cases, a woman has not often much beauty to think of”,這種情況下,女人本就沒有多少美貌可惦記。 “In such cases” 承接前文“有五個成年女兒”的情境,“在這種情況下”。 “has not often much beauty to think of”, 用委婉的否定表達(dá)“沒多少美貌值得惦記”,呼應(yīng)了貝內(nèi)特太太“不再想自己美貌”。 貝內(nèi)特先生是幽默的,帶著一絲幽默的調(diào)侃,不是刻意“放棄”,是客觀上“已無太多可惦記之處”。 Acceptance is not about defeat, but about making peace with life. 接納不是認(rèn)輸,而是與生活和解。 剛才讀貝內(nèi)特太太和先生的對話,我體會到英文單詞 acceptance(接納),這不是向歲月低頭,是和生活握手言和。 ![]() 人到一定階段,不再與歲月爭辯,而是坦然面對改變,笑談得失。 人這一輩子,年輕時爭輸贏,老了才懂接納,接納是歲月形成的練達(dá)。 人不與命抗,有的煩心事發(fā)生有其必然,自生則自滅,誰造事誰擔(dān)當(dāng),上天拉不住要死的鬼,那是她的命。 年輕時,在心里比較,在權(quán)位上爭奪,在事的輸贏上不甘,年輪豐富了,對生命有了深刻理解,明白acceptance接納是智慧。 接納年輕的年齡已經(jīng)走了回不來,接納眼角有了皺紋和白頭發(fā),接納身手的笨拙、力弱和緩慢,接納生活里的不如意不完美。 這種acceptance接納,是一種深刻的豁達(dá)曠達(dá)。 接納是成長,是學(xué)識的成長,財富的成長,能力的成長,人生的成長。 當(dāng)年讀個中專,我接納了,這激發(fā)了我持續(xù)的讀書求學(xué),達(dá)成了研究生畢業(yè)證碩士學(xué)位證。 當(dāng)年剛畢業(yè)寫材料,主管相不中,我接納了,激發(fā)了我努力看范文仿寫作,成就了我在國家級報刊的篇篇大文的發(fā)表。 當(dāng)年英語沒底子,我接納了,之后逐句拆解過至少10年的考研英語真題,至少逐句拆解過美版原始文本幾十篇,鍛煉了我看到英文原版文字就有詞匯精靈跳動的捕捉力。 接納低勢,才能蓄勢,才會造就高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