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云:“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老年癡呆并非單純“老糊涂”,中醫認為,腎精虧虛致髓海不足、痰濁阻竅是關鍵病機,及時調理可顯著改善。 65歲的張大爺近一年記性驟降:炒菜忘關火、出門找不到老花鏡,甚至分不清孫子的名字,常自言“腦子像蒙了層霧”,伴頭暈頭重、痰多黏膩、懶得說話。觀其舌胖苔白膩,脈沉滑。 此為“痰濕蒙竅”之癥:腎精不足則髓海空虛,腦失所養;嗜甜少動致脾胃失運,痰濕內生,阻滯腦竅,故見健忘遲鈍;痰濕困脾、氣血不足,則乏力少言,舌脈皆為痰濕內蘊之象。若久拖不治,恐發展為生活難自理,甚至情緒失控。 針對張大爺的情況,我選用“洗心湯”加減:以菖蒲、遠志為君,前者如“清道夫”掃痰濁,后者似“引路標”通腦竅;人參、茯神健脾益氣,從源頭減少痰濕生成;半夏、陳皮、瓜蔞皮化痰燥濕,直清“濁物”;因張大爺乏力明顯,加黃芪補氣,推動氣血上達腦部。 全方攻補兼施,既化痰開竅,又補養髓海。 調理一月后,家人反饋其痰量減少,頭暈減輕,偶能想起剛說過的話;調方去瓜蔞皮,加枸杞補腎填精,助髓海充盈。再服半月,張大爺能記清每日三餐,出門主動帶鑰匙,見孫子能立刻叫出名字,舌苔轉薄,脈象緩和。后以山藥、蓮子煮粥健脾補腎,鞏固調理半月,隨訪半年未復發,生活基本自理。 需注意,中醫講究辨證施治,若為陽虛或濕熱體質,方藥需調整,切勿自行用藥,應及時就醫辨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