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的這首《山行》是其著名的山水行旅詩。詩人描繪了一幅秋日山行圖,蜿蜒的石徑通往寒山,白云繚繞處有幾戶人家。因喜愛傍晚楓林美景而停車觀賞,經霜的楓葉竟比二月春花還要紅艷。詩中山路、人家、白云、紅葉和諧交融,通過贊美秋色勝過春光,展現出詩人豪放的思致,以獨特視角將秋景寫得充滿生機與活力,別出心裁。 [2] 《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是杜牧經典的山水行旅之作。詩開篇以開闊視野描繪江南春天,黃鶯啼鳴,綠樹紅花相互映襯,水村山郭酒旗隨風飄揚。后提到 “南朝四百八十寺”,眾多廟宇在煙雨中若隱若現。詩人借江南春景,透過歷史遺跡,暗含對歷史興衰的感慨,畫面色彩鮮明,意境開闊宏大,既有春景之美,又具歷史厚重感。 [3] 《題齊安城樓》 唐?杜牧 嗚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 不用憑欄苦回首,故鄉七十五長亭。 杜牧此詩屬山水行旅詩范疇。起筆江樓角聲嗚咽,殘陽灑在寒冷汀洲,營造出清冷氛圍。末句 “故鄉七十五長亭”,通過距離的表述,直白地抒發行旅中的思鄉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以景襯情,用江樓角聲、微陽寒汀等景象,將詩人的思鄉之苦融入深遠意境中,耐人尋味。 [4] 《商山麻澗》 唐?杜牧 翠嵐入戶竹相交,洗出峰巒玉鈿梢。 莫怪行人頻悵望,此生不是舊山巢。 此詩為杜牧山水行旅佳作。詩描繪商山麻澗景色,翠綠霧氣飄進屋內,竹子相互交錯,山峰如洗,似玉鈿之梢。詩人以細膩筆觸寫山居之趣,借 “翠嵐入戶”“竹相交” 展現清幽環境。尾聯流露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借景抒情,表達出對寧靜隱居生活的憧憬與感慨,情因景生,景為情設。 [5] 《蘭溪》 唐?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杜牧在這首山水行旅詩里,以蘭溪春色為背景。“碧泱泱” 描繪出蘭溪春水浩渺,“雨發香” 寫出雨中蘭花飄香,盡顯水色花香之美。后兩句借楚客典故,想象在瀟湘深夜、明月之下聽瑤瑟之怨,抒發行旅中的孤寂之情,情景交融,將自然風光與內心情緒巧妙結合,韻味悠長。 [6]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杜牧這首山水行旅詩描繪鄉村春景。春半時節的南陽西,柔桑蔓延過村塢,垂柳在風中搖曳生姿,回塘上雨點點點。詩人用清新語言,以 “柔桑過村塢”“垂柳風”“回塘雨” 勾勒出充滿田園之趣的畫面,營造出恬淡的意境,展現鄉村春日的寧靜與美好,讀來如臨其境。 [7] 《南陵道中》 唐?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 若是歸心不得地,何曾吹笛落灘頭。 這是杜牧描繪行旅途中景色的山水詩。詩以南陵水面悠遠之景開篇,“風緊云輕” 暗示秋意將至。尾聯以歸心不得,感嘆漂泊之感。詩人借景抒情,通過水面、秋風等自然景象,含蓄表達內心因行旅漂泊而渴望歸鄉卻不得的惆悵,將旅途的情思融入景色描寫中,意境悠遠。 [8] 《題禪院》 唐?杜牧 觥釵一別醉相忘,禪院空庭月滿廊。 若使長門賦鸚鵡,何人解作白云章。 杜牧此詩結合禪院之景。禪院空庭,月光灑滿回廊,營造靜謐氛圍。后兩句借典故表達對隱逸生活向往,在這空寂禪院,詩人聯想到宮廷之事,感慨無人能解隱居之妙,以景入情,借古抒懷,體現出對寧靜超脫、遠離塵世的隱逸生活的傾慕,意境空靈。 [9] 《秋浦途中》 唐?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杜牧這首山水行旅詩以秋日行旅為背景。山路秋雨蕭蕭,溪風淅淅,岸邊蒲草搖曳,盡顯旅途蕭瑟艱辛。尾聯借問剛到寒沙的大雁,是否經過故鄉杜陵,以巧妙構思抒發思鄉之情。通過對秋景細致描寫,將旅途困苦與思鄉之切緊密融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10] 《睦州四韻》 唐?杜牧 州在釣臺邊,臺高枕碧流。 漁舟驚起處,寒鷺落沙洲。 此詩是杜牧描繪睦州山水的佳作。開篇點明睦州在釣臺邊,釣臺高聳,下臨碧流,突出地理特色。后兩句 “漁舟驚起處,寒鷺落沙洲”,描繪漁舟驚起,寒鷺落于沙洲的動態畫面,動靜結合,勾勒出清幽意境,展現睦州山水之美,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閑適的氛圍,盡顯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獨特觀察力。 |
|
來自: 郭建強eff9hycr > 《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