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供銷社香煙價格表 以前的卷煙香氣濃郁,聞著都讓人覺得非常舒服,即使不抽煙的人聞到也可能會有想吸兩口的沖動,所以那時候被稱為香煙。那時候的香煙唯一就是沒有過濾嘴,比較好的香煙也就是三四角一盒,但那是實實在在的煙絲,不像現在,香煙天價,煙絲也不純正,據說那些個煙梗都打了漿制成"紙"了,這些煙梗紙切成絲,也摻進煙絲里卷成香煙了,并且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的香煙燃的飛快,一支煙抽上十幾口就完了。而原來的老煙卷一根是能抽很長時間的,甚至會一支煙幾個人輪著抽。 ![]() 小時候經常玩煙殼游戲,一種是把煙殼折成三角形,互相打翻對方的煙殼;另一種是把煙殼折成長方形,比價格,總價高的人先拍,拍翻的煙殼歸自己,沒拍翻的由對方繼續拍。當時為了收集煙殼,到處找吸煙的人要,甚至去垃圾堆里撿。后來自己也開始抽煙,積攢了一大紙箱的煙殼。可惜后來因為工作調動到外地,這些煙殼都被父母當柴禾燒掉了。 ![]() 70年代末,有一首關于香煙的打油詩:中華煙遍地難尋,牡丹花開不見影,'前門’無貨'后門’有,鳳凰哪能飛我家?見人吸煙香氣撲鼻,讓我怎能不想它。唉,那時候的我們,想也是白想。 ![]() 廣東煙有很多經典品牌,比如飛鷹、百雀、珠江、乘風、紅棉、經濟、電車、紅鷹、龍鳳、金梅州、銀行、傘塔、家家樂、南方、喜樂、紅燈、大鐘、廣州、椰樹、迎春、春耕、紅銀球、青銀球(錫紙包裝)、一廠豐收、二廠豐收、雙喜仔等等。其中,無過濾嘴的雙喜仔被認為是最香的。 ![]() 銀球香煙。銀球的故事始于莊則棟與一位美國乒乓球運動員偶然同乘一輛車,莊則棟主動與他交談,結下了友誼,這就是著名的“銀球傳友誼”。這個故事發生在1969年或1970年。后來,尼克松訪問中國,銀球香煙也隨之問世,寓意著“銀球傳友誼”。最初有紅銀球,由廣州一廠生產,后來又有了綠銀球,由廣州二廠生產。銀球香煙出現在70年代。 ![]() 7.80年代,最香的香煙應該是“人參”煙,價格遠比中華高,普通人買不起也買不到。鳳凰煙吸的人感覺不到香,嘰二手煙的感覺很香。 ![]() 在八十年代以前,云南并沒有什么'阿詩瑪’,常見的香煙品牌有重九、春城、紅梅和金象,其中金象稍微差點。省外的香煙品牌如大前門和黃金葉則比較普遍。中華、大團結、紅塔山、翡翠和鳳凰這些好煙,通常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會舍得抽。 ![]() 當年還有一種檔次不低但價格不貴的煙,是阿爾巴尼亞進口的錫紙帶翻蓋盒裝煙,一包只要0.18。這種煙的煙支是扁的,不像中國的圓柱形煙。我父親偶爾在過年時抽一兩包,但他平時很節儉,只抽旱煙袋。這種煙的歷史很短,很多人可能都記不得了。 ![]() 八十年代,兩角以上的香煙已經算是中高檔了。我記得當時各種香煙的價格是這樣的:紅福0.06,勤儉0.09,金魚0.15,金杯0.19,豐收0.23,藍金鹿0.38,云門0.49,大前門0.51。記得最便宜的是“經濟”牌,0.08一包;“大眾”牌0.1角;“電視”牌0.12;“新星”牌1角8分;“漓江”牌2角1分;“紅燈”牌2角4分;“黃金葉”牌2角6分;“金猴”牌2角9分;“柳江橋”牌3角4分……其他牌子的記不清了,以上這些是我印象最深的。很多都記不清了,歡迎大家補充! ![]() 學徒工每月18塊。出徒就30多塊了。一級到八級。工人最高是技師。一級工是33塊錢……八級是110,技師的工資120多塊錢。技師的工資比大企業的很多領導都高……那時二十元工資與現在五千的相當,二十元能買十條煙,五千買十條煙相當于五十包煙了,現在伍十算高檔,那時兩毛算中檔, ![]() 看到這些,不禁回憶起許多往事,仿佛回到了少年時代。人生短短幾十年,現在能記得這些的都是老人了。你抽過哪一種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