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腰下面那塊兒老是疼,感覺像是腰痛,可又不在正兒八經的腰上,就在腰下面那么一點兒,疼起來還反反復復的,難受得很,有時候甚至整個臀部上面都跟著 “遭殃”。 特別是產后的女性,這種情況更是常見。但你知道嗎?這其實大多不是腰肌勞損,而是骶髂關節痛在 “作怪”。 骶髂關節,這個藏在脊柱和骨盆連接處的 “小家伙”,屬于微動關節,平時活動范圍不大。一般情況下,就像個安靜的乖寶寶,沒啥大動靜。除非女性懷孕,不然它很少 “鬧事兒”。 可現在這時代,好多人生活習慣不咋好。長期久坐,二郎腿一蹺就是半天,躺著趴著刷手機,一刷就停不下來。這些長期不對稱的異常姿勢,還有不恰當的不對稱運動,就像一個個小 “惡魔”,慢慢折磨著骶髂關節,讓它開始 “抗議”,疼起來了。而且啊,出現這種疼痛的人越來越多,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嗎? 那骶髂關節疼痛都有啥癥狀呢?剛開始,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和臀部,慢慢地,就像個調皮的孩子到處跑,會往髖部、腹股溝和大腿放射。下肢也會跟著不舒服,感覺使不上勁兒,還時不時地麻木刺痛。坐著、躺著的時候,能感覺到它在 “搗亂”;散步、爬樓梯,甚至從坐著到站起來的瞬間,都能察覺到那惱人的疼痛。通常呢,疼痛只在一側,如果雙側的骶髂關節都 “中招” 了,那就兩邊都疼。 
要是你因為不正確的姿勢、運動,或者懷孕等原因,已經被骶髂關節疼痛纏上了,別擔心!今天就給大家分享 6 個超簡單的動作,幫你緩解疼痛,效果那叫一個好,一定要試試呀! 準備練習: 找個筋膜球或者網球,放在臀部疼痛的地方,然后一屁股坐上去,保持 20 - 30 秒,讓疼痛慢慢釋放出來。接著往上滾動一點,再保持同樣的時間,繼續釋放疼痛。就這樣換著位置,直到疼痛位置的肌肉和筋膜都放松了,再換另一側重復這個過程。做完這一步,你會發現整個骶髂關節都舒服多了,就像給它做了個 “放松按摩”,然后再開始下面的動作練習。 
動作 1: 平躺在地面或者墊子上,可別在床上練哦。把右膝彎曲,往腹部靠近,雙手抱住小腿前側,輕輕地把膝蓋往肚子方向拉,注意身體可別離開地面或墊子,保持 20 - 30 秒,換另一側重復。 
動作 2: 還是平躺在地面或墊子上,這次把兩個膝蓋都彎曲,往腹部靠近,雙手抱住小腿前側,盡量讓大腿貼近肚子,同樣保持 20 - 30 秒,身體不要離開支撐面。 
動作 3: 依舊躺在地面或墊子上,先把右膝彎曲,把右腳放在左大腿上,再把左膝彎曲靠近腹部,讓右腳踝貼著左大腿。右手從右腿和左腿形成的三角形中間穿過去,雙手抱住左大腿根部,呼氣的時候,讓腹部靠近大腿,保持 20 - 30 秒,換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 
動作 4: 躺在墊子上,把雙手向兩側伸直,掌心朝下。彎曲雙膝,讓雙腳靠近臀部。呼氣的時候,把膝蓋往右側倒,吸氣的時候再還原,然后往左側倒,就這樣左右搖擺,重復 15 - 20 次。 
動作 5: 平躺在地面或墊子上,在大腿上套個彈力帶。呼氣的時候,雙腿往兩邊打開,吸氣的時候再收回來,重復 15 - 20 次。要是沒有彈力帶,就坐著,雙腿向外打開的時候,雙手給雙腿一個對抗的力量,靜態保持 20 - 30 秒。 動作 6: 躺在地面或墊子上,雙手撐住地面,彎曲雙膝,在雙腿中間夾個球。呼氣的時候,雙腿用力往中間夾,吸氣的時候放松還原,重復 15 - 20 次。要是沒有小球,用枕頭代替也可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