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藤是升高白細胞的"特效藥"! 雞血藤,《本草綱目》未載,始見于趙學敏《拾遺》。清人用雞 ![]() 僅0.3元1瓶,10瓶才3塊錢。服至一半,再復查,白細胞居然由2000升至4000,我們都很驚喜。 從此,凡遇白細胞減少,我即用雞血藤浸膏片,觀察多例,效果不錯。80年代初,貴陽毛某的妻子因肺癌專程到北京接受放射 ![]() 藥,亦不見升。舌淡,脈細弱,擬益腎填精,補氣養血:雞血藤40g、黃芪35g、當歸10g、鹿角霜20g(先煎)、熟地10g、山萸肉10g、補骨脂10g、菟絲子15g、仙茅10g、巴戟10g、淫羊藿12g、杜仲15g、太子參20g、白術12g、山藥30g、防風 ![]() 或雞血藤膠(四川有產),效果當更好。雞血藤配山甲珠粉,在升高白細胞上可能有協同作用。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自行購藥服用存在風險,請務必在專業中醫指導下,根據個人自身癥狀辯證加減開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雞血藤 【性味】苦甘,溫。 【歸經】《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癱瘓,月經不調。 黃芪 【性味】甘,微溫。 【功能主治】補齊固表,托瘡生肌。主治體虛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慢性腎炎,體虛浮腫,慢性潰瘍,瘡口久不愈合。 當歸 【性味】甘辛,溫。 【歸經】入心、肝、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鹿角霜 【性味】咸,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溫腎助陽,收斂止血。用于脾腎陽痿,食少吐瀉,白帶,遺尿尿頻,崩漏下血,癰疽痰核。 熟地黃 【性味】甘,微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補血。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 山茱萸 【性味】酸、澀,微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補骨脂 【性味】辛、苦,溫。 【歸經】歸腎、脾經。 【功能主治】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 菟絲子 【性味】甘,溫。 【歸經】歸肝、腎、脾經。 【功能主治】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用于陽痿遺精,尿有余瀝,遺尿尿頻,腰膝酸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仙茅 【性味】辛,熱;有毒。 【歸經】歸腎、肝、脾經。 【功能主治】補腎陽,強筋骨,祛寒濕。用于陽痿精冷,筋骨痿軟,腰膝冷痹,陽虛冷瀉。 淫羊藿 【性味】辛甘,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治陽痿不舉,小便淋瀝,筋骨攣急,半身不遂,腰膝無力,風濕痹痛,四肢不仁 杜仲 【性味】甘,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于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太子參 【性味】甘苦,微溫。 【歸經】《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 【功能主治】補肺,健牌。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白術 【性味】苦甘,溫。 【歸經】入脾、胃經。 【功能主治】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