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第一課的分量,對高一新生而言尤重。他們剛卸下“初中生”的身份標簽,從熟悉的初中校園和松弛的假期里走出,一頭撞進陌生的高中環境——新教室、新同學、新老師、新節奏,像被輕輕推到了一個需要重新適應的路口。 像往常一樣,我沒急著講課本,先讓他們在小組里做自我介紹,又玩了“兩真一假”的即興游戲。看著他們為了分辨同伴話語里的真假笑作一團時,我也記下了些細碎的心事:有人說這幾天洗漱總搶不到水龍頭,有人吐槽食堂窗口還沒摸清,連著兩天只能啃餅當飯。這些細碎的煩惱,倒讓彼此的距離近了些。 接著,讓他們畫一棵成長樹。孩子們動筆時很認真。樹干上的名字透出了內心的渴望:“希望樹”“拼搏樹”“智慧樹”“開拓樹”“幸福樹”“幸運樹”“心想事成樹”是直白的期許,“爆米花之樹”帶著點俏皮的想象,“蛻變之樹”“無悔之樹”“生命樹”又藏著少年人特有的鄭重。 然后是葉片——我讓他們把想告別的寫在“舊葉”上,把新學期的目標、期待、行動寫在“新葉”上。舊葉上的字,像在輕輕翻篇:“失控的情緒”“拖延癥”“手機依賴癥”“失眠”“熬夜”“難看的字體”“學習中的壞習慣”“靦腆”“熬夜打游戲看小說”,還有“初中的老師同學”;新葉上的話,卻像在用力生長:“好好學習”“早睡早起”“漂亮的字體”,還有“和新同學新老師相處融洽”“考上理想的大學”。 忽然覺得,這些畫紙哪里是樹啊,分明是他們把心里的芽剖開來給人看——那是對成長的渴望,對“成為更好自己”的期待。 開學第一課,讓他們在畫里認認自己,在笑里熟絡彼此,這樣就夠了。畢竟,當一顆心愿意為“新”而動,語文書里的字,往后才更能住進心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