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我們講一段歷史。 我敢說,讀懂了這段,對大家的職場生存大有裨益。 《資治通鑒》的開篇,講的不是帝王開國,而是“三家分晉”的前奏。 我們先看看人物。 人物介紹: 智瑤(智伯): 晉國六卿(后剩四卿:智、韓、趙、魏)中智氏的宗主,智氏是當時晉國最強的家族,地盤最大、兵力最多。 智瑤本人,更是“五賢兼備”。 《資治通鑒》說他“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惠則賢,強毅果敢則賢”。 也就是:長得帥、武功高、才藝全、口才好、性格剛。 韓康子(韓虎): 韓氏宗主,韓氏實力最弱,性格隱忍,擅長“表面順從、暗中蓄力”。 魏桓子(魏駒): 魏氏宗主,魏氏實力中等,懂權衡利弊,不輕易站隊。 趙襄子(趙無恤): 趙氏宗主,趙氏實力僅次于智氏,性格堅韌,能屈能伸。 一、智氏是怎么一步步敗亡的? 第一步:選繼承人 智瑤能上位,本身就藏著智氏的“隱患”。 當初智氏選宗主,智宣子(智瑤父親)想立智瑤,族人智果堅決反對: “智瑤有五賢,卻有一不仁(傲慢、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若立智瑤,智氏必亡!” 可老父親智宣子沒聽。 他只看到智瑤的“五賢優勢”,沒看到“傲慢心性”的致命傷。 第二步:索要土地。 智瑤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向韓魏索要土地”。 他先找韓康子:“我是為了晉國好,想壯大公室(表面理由),你得給我一座城。” 韓康子不想給,手下謀士段規勸:“智伯好利而愎(貪婪又固執),不給就會打我們;不如給,他得了地肯定會找別人要,別人不給,他就會動兵,我們再看風向。” 韓康子給了一座萬戶之城。 接著智瑤找魏桓子,魏桓子本來也不想給,手下任章說: “智伯強索土地,諸侯必懼;我們給地,智伯必驕。驕則輕敵,懼則抱團,最后肯定能收拾他。” 魏桓子也給了一座城。 連續兩次得手,智瑤徹底飄了。 他覺得“韓魏怕我,智氏的優勢能碾壓一切”,于是把矛頭指向實力更強的趙襄子,索要“蔡、皋狼之地”(趙氏的核心地盤)。 這次趙襄子沒慣著他:“土地是先人的產業,不能隨便給!” 第三步:看不見危機 被趙襄子拒絕后,智瑤立刻聯合韓康子、魏桓子,率三家大軍攻趙,把趙襄子圍在晉陽(趙氏都城)。 打了三年沒打下來,智瑤想出“水攻”的辦法,挖開晉水,灌淹晉陽。 看著晉陽城里“城不浸者三版(只剩六尺高沒被淹),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智瑤站在高處得意地說:“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 這句話剛說完,身邊的韓康子踩了踩魏桓子的腳,魏桓子碰了碰韓康子的肘。 兩人瞬間慌了:韓氏的都城平陽靠汾水,魏氏的都城安邑靠絳水,智瑤今天能用晉水灌晉陽,明天就能用汾水灌平陽、用絳水灌安邑! 此時智瑤的謀士疵提醒他:“韓魏必反!我們三家圍趙,趙亡后就是韓魏,他們不可能想不到。” 可智瑤不僅不信,還把疵的話原封不動告訴了韓康子、魏桓子。 疵得知后,驚異于大哥的“智慧”,立馬找了個借口跑了。 第四步:韓魏反水 趙襄子看出韓魏的動搖,派謀士張孟談偷偷見韓康子、魏桓子,一句話點破核心:“唇亡則齒寒,趙亡則韓魏隨之!” 三人一拍即合,約定好反水時間。 到了約定當晚,趙襄子派人殺了智瑤的守堤官吏,把晉水改道,灌向智氏軍營。 智氏大軍大亂,韓魏兩軍趁機從兩翼夾擊,趙襄子率軍從城中殺出,三家合力,把智氏軍隊殺得片甲不留。 最后,智瑤被斬殺,智氏家族被全部滅族,智氏的土地被韓趙魏三家瓜分。 這就是“三家分晉”的開端,也是智瑤的結局。 二、聊幾點個人看法。 第一:平臺/家世優勢≠個人能力 在大廠做過核心項目,就覺得“自己是行業大牛”,跳槽后才發現“離開平臺,自己啥也不是; 靠家里的關系進了好公司,就覺得“自己比同事厲害”,直到被派去獨立做項目,才發現“沒了關系兜底,根本撐不起來”。 第二:傲慢的本質,是“能力配不上野心”的遮羞布 智瑤為什么那么傲慢? 因為他的野心是“獨霸晉國”,可他的能力(戰略眼光、人心把控)根本撐不起這個野心。 于是,他用“傲慢”來掩蓋“沒本事搞定人心”的短板。 搞不定項目,就怪同事不配合;拿不到結果,就怪下屬能力差; 從來不會想“是不是自己的溝通有問題,是不是自己的規劃有漏洞”。 其實職場也好,人生也罷,最該警惕的不是“沒天賦、沒優勢”,而是“有一點點天賦,就覺得自己能上天”。 人吶,要對人心有敬畏、對分寸有把控。 (如果我講的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推薦) 關于周亦見: 常年研讀歷史、《毛選》,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致力于傳播東方智慧,解決現實問題。 發在公眾號的文章,大多只能停留在表面。有深度以及實操的的內容,只在內部社群交流。 目前精華內容有: 1、如何從道、法、術三個層面提升自己的價值?吸引貴人? 2、講透毛選的兩大底層思維; 3、持續從《毛選》、職場、個人成長、人性等角度,深度解讀《史記》、《漢書》等歷史經典 4、AI時代,職場生存最該學的知識,其實就兩類 5、沒錢沒背景,靠自己,怎么完成階級躍遷和資本積累? 6、怎樣才能遇事不糾結?講一個立馬讓你提高的訣竅 7、向上管理的三個方面 8、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 9、結合《毛選》,講講如何系統思考? 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