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士聊脾胃 ![]() 在脾胃問題中,脾虛算是一個最“基礎”的證型了,脾虛之人,雖然不會生重病,但是其附帶的一些小癥狀往往卻是不間斷的。對正常的生活也會帶來很大的負擔。 其中最明顯的“困擾”就是——脾虛的人身體上疲憊是藏不住的。有些患者動不動會感覺到乏力,明明沒干重活,卻整天提不上勁;有的患者稍微碰點生冷、油膩的食物,就會持續的腹脹、腹瀉;還有些患者一接近換季就開始感冒、手腳一年到頭捂不熱、面色蠟黃,甚至月經都開始變少。 ![]() 這些看似平常的問題,實則全部都是脾虛的附帶品。那為什么脾虛帶來的小毛病如此之多,如此難纏呢? 因為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脾虛之后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樣,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1、脾虛氣血化生不足。脾作為人體最大的“轉運中樞”,脾虛之后水谷精微物質就不能上輸心肺,營養物質轉化不出氣血,就會出現乏力、面色蠟黃、手腳冰涼、免疫力也會持續下降。 ![]() 2、脾虛影響脾胃消化。脾虛之后,人體的消化能力會下降,吃動就容易積食,消化一罷工,腹脹、噯氣、打嗝、反酸等不適就會接踵而至。3、脾虛還容易生濕。脾虛之后津液輸布異常,水濕內停之后,痰濕就形成了,痰濕阻絡會郁而化火,增加內熱、往上走就會痰多、嗓子異物感加重,往下大便就會黏膩、整個身體也會沉重不已。 所以,如果想要中斷這種“連鎖反應”,就要從補脾入手。適合脾虛的朋友在秋天服用,能順應四時,消除脾胃頹勢,重回動力巔峰。下邊就詳細給大家講一講其中的原因 健脾扶正湯:黨參 12g、黃芪10g、炒白術 10g、茯苓 10g、炒白扁豆 10g、陳皮 6g、甘草6g 為什么適合在秋天用呢?一方面因為秋燥易傷脾陰,加重脾虛,而健脾扶正湯中的甘潤之品(如山藥、扁豆)可滋養脾陰,同時避免過于滋膩礙胃,實現“潤而不滯”,能更好幫助補脾,而不上火。 另一方面是秋季為呼吸疾病高發季,健脾扶正湯,能很好的提升脾胃功能,提升體內的“正氣”,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鼻炎等。 ![]() 那這個方劑具體用法:取上述藥草,提前浸泡10分鐘,隨后加入清水煮沸轉小火30分鐘即可,濾渣飲用。 如果脾虛腹脹、食欲不振明顯則可加炒麥芽,消失理積;如果手腳冰涼明顯則可加干姜、紅棗溫通氣血;如果失眠多夢、乏力則可加蓮子、百合,安神助眠。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 ![]() 結語: 像我們成年人的脾胃啊,那就好比已經生產了很多的機器了。像一些“小毛病”是肯定存在了,這就需要我們定期去修補了,這碗健脾扶正湯喝 7-10 天為一個周期,之后間隔幾天再繼續,慢慢的把脾胃動力補足,像文中的那些小毛病,自然就慢慢消退了。 有問題的話,可以詳細跟我講,辨證之后會給你一點合適的調理建議。 寫在最后 我的寄語 我是張國杰,河南省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師從國醫大師——張磊,祖上三代從醫,深受中醫文化浸染,寫文章的目的在于傳播中醫文化和脾胃病調理思路。給大家帶來一點有用的科普。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文中的方子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需要辨證調理,脾胃問題詳可咨詢!可以點擊在看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最后感謝您的閱讀和愛心。 |
|